植物所吸收的光能并不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完全利用,其中一部分能量以荧光的形式释放到环境中去,这就是叶绿素荧光。植物效能分析仪(Plant Efficiency Analyser,简称 PEA)可野外测量各种叶形(如针叶、阔叶、草木、藻类植物等)的叶绿素荧光,是研究与植物光合作用有关的光化学过程及综合分析植物生理有效性能的重要工具。
当一个健康的叶子处在黑暗中一段时间又突然受到光线照射时,就可用PEA观察到随时间变化的荧光感应(Kautsky效应),其幅度与入射光强成正比。照光后,荧光迅速上升到Fo(或O),紧接着达到峰值Fm(P或Fp),然后慢慢下降到的稳态Fs(或T)。如果光照足够强,Fo要经过一个中间过程才能达到Fm,并且在到达Fm之前有一个小的回落(D)。Fo与Fm之间的差被称为Fv。Fv/Fm正比于光化学反应的产量,并且与净光合作用的产量也密切相关,因而Fv/Fm能反映出植物对光线利用的效率。Fv/Fm是反映在各种胁迫下植物光合作用受YZ程度的理想指标。通过测量Fv/Fm,可以预报作物或树木等的胁迫。用PEA测定叶绿素荧光,可以综合诊断植物生理生态形状。
高速连续激发式荧光仪。体积小,易携带,坚实耐用。可准确记录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的快相部分,每秒钟可以连续记录10万次荧光踪迹数据,能在1秒钟内完整测定叶绿素的O J I P 荧光诱导曲线。能够测定Fo、Fm、Fv、Fv/Fm、Tfm、Area、JIP Test荧光参数。配以相应的配件可以测定水中样品的叶绿素荧光。
用途: ·林学:用于研究森林衰退、老化及环境胁迫作用 ·农学:预报引起低产的营养缺乏及环境胁迫等现象 ·污染研究:考察污染和气候变化对植物的影响 ·植物的生长和生产:确定并维持植物无胁迫生长的光合条件,提高植物对胁迫的承受力 ·生态学:考察环境对胁迫的承受力和适应性 ·植物生理学:考察叶绿素荧光效应,用于教学研究 ·农业化学:选择对光合作用影响Z小的除草剂等。 特点: ·可测定宽叶,窄叶,针叶及藻类及叶绿体的荧光 ·可与计算机、打印机,记录仪等连接, 配有传输和分析软件 ·新型的液体样品探头含有增益功能,与主机一起可使检测的灵敏度扩大100倍,适应测定浓度较稀的藻类样品。 | |
技术参数:
尺寸 | 170 x 85 x 40mm |
重量 | 0.65Kg |
操作环境 | 0-40℃(非冷凝) |
电池 | 3.6V可充电镍氢电池 1.8Ahr |
电池工作时间 | 典型可使用8-9个小时(1秒中记录120次测量) |
显示 | 8行×20字符液晶显示屏 |
光源 | 红色二极管聚光光源,波长峰在650nm,谱线半宽22纳米,叶片表面光强度>3000µmol m-2s-1,光强在0-范围之间有100个选择档次,用户自设置记录时间,从1-120秒有120个选择档次。 |
探测器 | 快速反应PIN 发光二极管RG9滤光器 |
记录长度 | 0.1到300秒 |
存储容量 | 512KB RAM(可测量1000个数据) |
产地: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