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其他品牌
货号
8954
规格
2V1200AH
供货周期
现货
主要用途
精密仪器 医疗设备 通讯基站 通信电源 后备电源 应急电 安防 发电厂 炼钢厂
应用领域
石油/化工,能源,电子/电气/通讯/半导体,铁路/船舶/交通,电池/电源
圣阳蓄电池GFM-1200C/2V1200AH安防系统电源
山东圣阳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创建于1991年,2011年在深圳中小板上市。公司在新能源领域,面向海内外市场,向客户提供储能电源、备用电源、动力电源和系统集成电源产品和解决方案。公司目前拥有总资产20亿元,员工2000余人,下属三家全资子公司,是同业知名企业。


圣阳蓄电池修复基本定义是指对圣阳蓄电池进行修复的仪器。它可以对硫化、失水、失活、硫酸比重异常等铅酸蓄电池故障进行修复和重新配组,以达到蓄电池再利用的目的。
1、 重新配组
整组电池损环以后,我们往往对电池进行充放电检测,在检验中往往会发现一组电池中有50%的电池并没有损坏。其原因也就是在串连电池组中,个别的电池落后形成整组电池功能下降,以至于整组电瓶功能下降。
2、 补水
对使用了半年的电池进行一次补水,可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延长时间平均达到3个月以上。应该注意的是,每次补水以后,电池都利用处于过充电状态把电池由“准贫液”转为“贫液”状态,而这个过充电对提高电池容量是有好处的。
3、 消除硫化
采用“科帝”电池修复设备,对电池进行消除硫化的处理。
4、 采取微粒发生器并联在电池上,对电池进行修复
这种方法对修复电池比较好,但是由于修复的比较彻底,所以,如果没有过放电,对于连续使用的电池来说,往往是彻底消除了电池硫化的可能性。
5、 综合修FF法
对电池采用定期检验,及时除硫和补水,单只电池充电、重新配组蓄
圣阳电池修FF法
一 、 离子冲击波共振
低温等离子智能控制模块自动对电池极板和硫化物质发射等离子束形成中恒冲击共振状态自动检测每块电池的内阻,硫酸盐结晶颗粒大小结晶程度等,智能导向消除硫化和结晶,并促使大型结晶颗粒快速溶解。
二、同步调整二氧化铅比例:
低温等离子控制模块自动均衡调节a-pbo2和b-pbo2的比例达到1:1.25,两种而氧化铅的比例差别很大,它们所起的作用也不相同,b-pbo2给出的容量是a-pbo2的1.5~3倍,而a-pbo2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a-pbo2的存在正使极板活性物质不宜老化软化脱落。b-pbo2 是疏松多空的海绵状铅,机械强度差,但是给出的容量比较大只有a-pbo2的比例达到1:1.25时,蓄电池才会现出良好的性能。
三 、等离子吸附
修复时期,蓄电池内部电量趋于满足状态,离子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附带底部活性物质上浮,等离子智能控制模块自动激发出等离子电,形成一种同步离子均衡态,让脱离活性物质带负电,正极板带正电,正电和电解液中的自由电子结合产生强大的等离子电场。异电相吸的作用下,活性物质自动均衡吸附归位
四 、均衡水平是容量提升
等离子智能控制系统根据检测电池组值和值,自动分配每个蓄电池的离子数量,同步均衡作用于每块电池,使之平衡性饱和,同组电池修复后溶解相等。克服了传统修复设备修复后电池容量不平衡的缺点。
五 、低温修复
低温等离子模快利用其自身低温的特性,释放低温等离子束。在修复的过程中有效的控制电池的过热高温现象,只能控制45度以下,减少了因高温造成的极板变形,击穿,脱粉等不利现象,从而达到更好的修复效果。
产品参数
PDF | 产品型号 | 额定电压(V) | 10h率容量(Ah) | 长(mm) | 宽(mm) | 高(mm) | 总高 (mm) | 重量 (kg) | 短路电流(A) | 参考内阻(mΩ) | 端子类型 |
 | GFM-100C | 2 | 100 | 172.5 | 65 | 204.5 | 212.5 | 5.3 | 2700 | 0.65 | GFM-25 |
 | GFM-200C | 2 | 200 | 89.5 | 179 | 367 | 377 | 13.4 | 2500 | 0.75 | GFM-21 |
 | GFM-300C | 2 | 300 | 122.5 | 179 | 367 | 377 | 18.5 | 3400 | 0.58 | GFM-21 |
 | GFM-400C | 2 | 400 | 155.5 | 179 | 367 | 377 | 24.0 | 4600 | 0.43 | GFM-21 |
 | GFM-500C | 2 | 500 | 188.5 | 179 | 367 | 377 | 29.0 | 4800 | 0.4 | GFM-21 |
 | GFM-600C | 2 | 600 | 222.5 | 180 | 367 | 377 | 34.5 | 5300 | 0.35 | GFM-21 |
 | GFM-800C | 2 | 800 | 289.5 | 180 | 367.5 | 377.5 | 46.0 | 7000 | 0.34 | GFM-21 |
 | GFM-1000C | 2 | 1000 | 369 | 180 | 367.5 | 377.5 | 58.5 | 8200 | 0.38 | GFM-21 |
 | GFM-1200C | 2 | 1200 | 510 | 175 | 338 | 347 | 70.5 | 9000 | 0.16 | GFM-21 |
 | GFM-1500C | 2 | 1500 | 318 | 341 | 341 | 351 | 86.5 | 11500 | 0.18 | GFM-27 |
 | GFM-2000C | 2 | 2000 | 433 | 342 | 341 | 351 | 118.0 | 13400 | 0.10 | GFM-27 |
 | GFM-3000C | 2 | 3000 | 629 | 346 | 341 | 351 | 174.0 | 20000 | 0.09 | GFM-27 |
 | 6GFM-38 | 12 | 38 | 196 | 165 | 165 | 170 | 12.7 | 1450 | 8.1 | SP-28 |
 | 6GFM-50 | 12 | 50 | 258 | 168 | 169 | 177 | 16.6 | 1750 | 6.8 | SP-28 |
 | 6GFM-65 | 12 | 65 | 314 | 166 | 169 | 174 | 20.6 | 2100 | 5.6 | SP-28 |
 | 6GFM-80 | 12 | 80 | 261 | 171 | 209 | 217 | 24.4 | 2350 | 5.1 | SP-28 |
 | 6GFM-100 | 12 | 100 | 330 | 174 | 217 | 226 | 30 | 2400 | 5.0 | SP-31 |
 | 6GFM-150 | 12 | 150 | 483 | 171 | 219 | 227 | 44.7 | 3750 | 3.2 | SP-29 |
 | 6GFM-200 | 12 | 200 | 522 | 234 | 218 | 227 | 60.0 | 3850 | 3.1 | SP-31 |
圣阳蓄电池GFM-1200C/2V1200AH安防系统电源
假如圣阳蓄电池的开路电压为V0,当用电流I放电时其端电位为V,则r=( V0-V)/I就是电池内阻。然而这样得到的电池内阻并不是一个常数,它不但随电池的工作状态和环境条件而变,而且还因测试方法和测试持续时间而异。究实在质,乃因电池内阻r包括着复杂的而且是变化着的成分。
理论电化学早已指出,阳光蓄电池在充电或放电时其端电压V是由以下3部分组成的:
式中的IRΩ称为欧姆极化,它是由电池内部各组件的欧姆内阻RΩ引起的;是由电极 四周液层中参与反应或天生的 离子的浓度变化引起的,称为浓差极化;是由反应粒子进行电化学反应所引起的,称为活化极化。由(1)式 可知, 宏观上测出的电池内阻(即稳态内阻)R是由3部分组成的:欧姆内阻RΩ、浓差极 化内阻Rc和活化极化内阻Re。
欧姆内阻RΩ包括电池内部的电极、隔膜、电解液、连接条和极柱等全部零部件的电 阻。虽 然在电池整个寿命期间它会因板栅腐蚀和电极变形而改变,但是在每次检测电池内阻过程中 可以以为是不变的。
圣阳电池浓差极化内阻既然是由反应离子浓度变化引起的,只要有电化学反应在进行,反 应离子的浓 度就总是在变化着的,因而它的数值是处于变化状态,丈量方法不同或丈量持续时间不同,其测得的结果也会不同。
活化极化内阻是由电化学反应体系的性质决定的;阳光蓄电池体系和结构确定了,其活化极化内阻 也就定了;只有在电池寿命后期或放电后期电极结构和状态发生了变化而引起反应电流密度 改变时才有改变,但其数值仍然很小。
影响蓄电池内阻的因素主要有:影响蓄电池内阻的因素主要有:
蓄电池使用的时间:隨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使电解液失水、极板与连接条的腐蚀、极板的硫酸化、极板变形及活性物质的脱落等因素,造成蓄电池容量减小,蓄电池内阻变大。
蓄电池的电荷量:由于注入蓄电池的电解液深度、电极表面反应物质的厚度、电极表面的孔隙率等不同,而使蓄电池的内阻相差较大,从而电荷量也相差较大。
温度:环境温度的变化,例如上升,这时反应物质的扩散加快、电荷传递、电极动力学过程和物质转移更容易进行,因而蓄电池内阻减小。反之,就会增加。
蓄电池的型号:不同生产厂、不同种类、不同型号的蓄电池,由于电极、电解液、隔膜的材料配方不同,电池的结构不同、装配工艺不同而使蓄电池内阻产生差异。
测量信号频率:目前许多蓄电池内阻测量,实际上测的是蓄电池的阻抗,内中包括了容抗,而容抗大小和测量信号频率有关,使蓄电池内阻测量结果不具有客观性。要具有客观性,应根据测量信号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关系,用解析的方法去除蓄电池电容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使测量率结果与信号测量频率无关,即在任何测量信号频率下,内阻测量结果具有性。
测量时间和测量电流大小:在采用较大测量电流的情况下,在施加测量信号和关闭测量信号的瞬间,由于极化的建立和稳定是个变化过程,不同的测量电流,不同的测量时间,极化是不同的,使蓄电池内阻测量结果不具有客观性。要具有客观性,应尽量用较小的信号电流进行内阻测量,根据实验,测量电流小于或等于0.05C10,(其中C10为10小时放电率下蓄电池的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