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其他品牌
货号
2545
规格
12V65AH
供货周期
现货
主要用途
精密仪器 医疗设备 通讯基站 通信电源 后备电源 应急电 安防 发电厂 炼钢厂
应用领域
石油/化工,能源,电子/电气/通讯/半导体,铁路/船舶/交通,电池/电源
OTE蓄电池NP65-12 12V6H安防应急电
OTE蓄电池在充电的过程中其充电电压必须有所控制,因为在蓄电池次进行充电时,电池在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后,电池电压才会有明显的升高,但是又会恢复到欠压状态,如果这时再使用蓄电池,则会对蓄电池造成很大的伤害。OTE蓄电池充电过高的原因就是因为在充电的过程中会存在水分的丢失,增加了硫酸的浓度.因此硫酸盐化的现象就越来越严重。
OTE蓄电池产品特性:
1、免补水、维护简单
采用特殊设计克服了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电解失水的现象,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电液体积和比重几乎没有变化,因此电池在使用寿命期间完全无需补水,维护简单。
2、密封安全、安装简单
电池内没有流动的电液,电池立式、侧卧安装使用均可,无电液渗漏之患,而且在正常充电过程中电池不会产生酸雾。因此可将电池安装在办公室或配套设备房内,而无需另建专用电池房,降低工程造价。
3、使用寿命长
采用了耐腐性良好的铅钙合金板栅,在25℃的环境温度下,正常浮充寿命可达10年以上。
4、高功率放电性能好
采用了内阻值很小的优质极板和玻纤隔板,而且装配较紧,使得电池内阻极小。在-40℃~60℃温度范围内进行大电流放电,其输出功率比常规电池可高出15%左右。
5、安装使用方便
电池出厂时已经完全充电,用户拿到电池后即可安装投入使用。
OTE蓄电池正确的认识:
铅酸电池(VRLA),电极主要由铅及其氧化物制成,电解液是硫酸溶液的一种蓄电池。
铅酸电池荷电状态下,正极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铅,负极主要成分为铅;放电状态下,正负极的主要成分均为硫酸铅。法国人普兰特于1859年发明铅酸蓄电池,已经历了近150年的发展历程,铅酸蓄电池在理论研究方面,在产品种类及品种、产品电气性能等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不论是在交通、通信、电力、军事还是在航海、航空各个经济领域,铅酸蓄电池都起到了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铅酸蓄电池时应用历史较长、技术较成熟、成本较低廉的蓄电池,已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但它比能量低,自放电率高(放电时电压和性能下降),循环寿命低,铅的重量大,而且铅作为重金属在生产和回收过程中可能产生环境污染。
OTE蓄电池的优越性:
维护简单:高达98%以上氧复合效率保证了电解液不会损失,在它的整个寿命过程中无须加水或更换电解液安全性能优越:极柱和外壳采用特殊的密封设计,无任何电解液泄漏。
采用品质稳定的进口安全阀,动作可靠,重现性良好,绝无外部气体进入,适时释放出过量的压力。
长寿命、高容量、优越的抗过放电能力。采用特殊的六元合金板栅,先进的技术极板设计,严格控制的装配压力,充分保证了赛特电池长达15年的设计使用寿命,故电池循环性能,高深放电恢复性强,能量密度更高。极低的自放电率:采用品质极高的原材料和严格的工序控制,把自放电控制在小。
安装灵活:电解液被吸附于特殊的隔板中,不流动,防涌出,可以任意放置。
OTE蓄电池常用型号参数表:
电池型号 | 额定电压(V) | 容量(Ah) | 重量约(kg) | 外观尺寸 | 端子类型 | | |
长 | 宽 | 高 | | | | | |
NP24-12 | 12 | 24 | 6.5 | 166 | 126 | 174 | T4 |
NP38-12 | 12 | 28 | 12 | 197 | 166 | 174 | T32 |
NP40-12 | 12 | 40 | 12.5 | 197 | 166 | 174 | T32 |
NP65-12 | 12 | 65 | 20 | 350 | 166 | 179 | T9 |
NP100-12 | 12 | 100 | 30 | 407 | 174 | 209 | T10 |
NP120-12 | 12 | 120 | 37 | 407 | 174 | 233 | T11 |
NP150-12 | 12 | 150 | 42.5 | 484 | 170 | 240 | T46 |
NP200-12 | 12 | 200 | 60 | 522 | 240 | 216 | T11 |
NP250-12 | 12 | 250 | 73.5 | 520 | 268 | 220 | T11 |
OTE蓄电池NP65-12 12V6H安防应急电
实验表明,内阻比基准值高出50%的电池,不能通过标准的容量测试,VRLA电池是一个接一个地失效。使用3~4年的电池组,各个内阻值分布高于基线值的0~也是常事。高放电速率下的使用时间似乎对这些因素更为敏感,一般电池内阻增加20~25%时就到了寿命期限。在低放电速率下,电池内阻一般增加20~35%后寿命才结束。
现场测试的数据表明,个别电池的内阻偏离平均值的25%时,就应该做一次放电容量测试了。将温度传感器置于电池表面可以发现电池过热,从而及时发现电池运行过程的异常。
4)内阻测试方法
电池监测设备厂商近几年陆续推出了对单电池进行内阻监测的产品,由此带来电池监测技术的质变,即由被动监测电压到主动测试电池内部状态。内阻巡检一方面可以监测蓄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等运行参数,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内阻的监测及时发现蓄电池的健康程度。
在线内阻测试技术难度大,各厂家的具体实现技术各有特点,其内阻准确度和抗*能力差别也很大。内阻实时在线监测的方法归为两类:直流放电法、交流法。
a.直流放电法
直流法是以在瞬间大电流放电(70A)测量电池电压降,由此得到蓄电池的内阻,并通过蓄电池内阻变化的情况分析蓄电池落后情况或失效趋势,同时并辅以电压、电流等运行参数的监测,是目前比较的监测技术。
直流法存在的不足之处:
a) 采用大电流的放电,对蓄电池性能会带来一定的损害;如果测量频度较大,则这种损害又会累积;
b) 直流法只能测量蓄电池内阻中的欧姆阻抗,对极化阻抗则无法测量。判断蓄电池的失效、落后是不充分的;
c) 同蓄电池的连线需10平方毫米以上,连线方式要求较高。放电器及连线的可靠性要求要高。
b.交流法
近几年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使有效地消除其他电磁信号*成为可能,突破性解决交流法在实际应用中的难题,从而使该方法在实际工作得以应用。
交流法就是向蓄电池注入一定频率的交流信号,由于蓄电池内部存在阻抗,然后测量其反馈的电流信号,进行信号处理,比较注入信号与反馈信号的差异,从而测得蓄电池内阻。
交流法特点:
a)由于无需放电,避免了大电流放电对蓄电池性能的损害。
b)由于无需使蓄电池脱机或静态,避免了系统安全性的隐患,真正实现实时在线测量。
c)交流法同时测量蓄电池的欧姆阻抗和极化阻抗,使对蓄电池健康度的分析更加真实、可靠。
d)由于没有负载,其成本大大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