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叶珊瑚苷现货供应
桃叶珊瑚苷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清湿热、利小便、镇痛、降压、保肝护肝、抗肿瘤等作用。它能促进干细胞再生,明显YZ乙型肝炎病毒DNA的复制,其苷元及有效多聚体是一种KJ素。 它是杜仲、车前草、地黄等中药材的有效成分之一,又是某些成药的质量指标。
中文学名
桃叶珊瑚苷
拉丁学名
aucubin,AU
化学名
β-D-吡喃葡萄糖苷
有效多聚体
一种KJ素
基本简介
编辑
桃叶珊瑚苷(aucubin,AU)的化学名为β-D-吡喃葡萄糖苷,为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 具有清湿热、利小便、镇痛、降压、保肝护肝、抗肿瘤、等活性。它能促进干细胞再生, 明显YZ乙型肝炎病毒DNA 的复制,其苷元及有效多聚体是一种KJ素。桃叶珊瑚苷为传统中药杜仲、车前草、地黄的主要活性成分,又是某些成药的质量指标。桃叶珊瑚苷主要为医药、 日用化工和饲料等行业所应用。 [1]
研究概况
编辑
1905年,Bourquelot和Hérissey次从Aucuba japonica 的叶中发现了一个具有不稳定苷元的单糖苷一水化合物,命名为桃叶珊瑚苷,但因其不稳定而无法分离并确认结构。后来又相继在Plantaginaceae (Bourdier,1907)、Garryaceae(Hérissey and Lebas,1910)、Scrophulariaceae (Braecke,1923a)、Oroban chaceae(Bridel,1929)、Globulariaceae (Zellner,1934)、Eucommiaceae (Plouvier,1944)等植物中发现了此化合物。直到1951年Hill和Van Heyningen才次从Aucuba japonica 的叶中、Melampyrum arvense和Buddleia globosa中真正分离得到了这个化合物,并确定了分子式。
分布
编辑
杜仲
桃叶珊瑚苷分布广泛,是车前科Plantago植物的代表成分,同时在杜仲科Eucommiaceae、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忍冬科植物中也有分布。桃叶珊瑚苷是传统中药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车前Plantago asiatica L.、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黄荆、玄参Scrophularia ningpocnsis Hemsl.、太白参 Pedicularis decora Franch、扭盔马先蒿Pedicularis artselaeri Maxim.、短茎马先蒿Pedicularis davidii Franch.、马鞭草等的活性成分,其中杜仲叶、皮、种子中均含有桃叶珊瑚苷,车前草全草含有桃叶珊瑚苷,在一些花卉及水果也含有此成分,如桃叶珊瑚Aucuba chinensis Benth.的叶、日本桃叶珊瑚 A. japonica Thunb. 的叶、茉莉的花及茎叶、蓝靛果等。
结构与性质
编辑
【英文名称】:Aucubin
化学结构式 摘自Microherb
【别 名】: 桃叶珊瑚甙,Rhinanthin,Aucuboside
【CAS 号】:479-98-1
【EINECS 登录号】: 207-540-8
结构式
【分子式】:C15H22O9
【分子量】:346.33
【纯度】:98%以上,检测方法HPLC。
【化学名】:β-D-吡喃葡萄糖苷;[1S-(1a,4aa,5a,7aa)]-1,4a,5,7a-Tetrahydro-5-hydroxy-7-(hydroxymethyl)cyclopenta[c]pyran-1-yl-b-D-glucopyranoside
【成分分类】:环烯醚萜苷类
【物理性质】:桃叶珊瑚苷为白色针状结晶(乙醇),熔点181°(乙醇-, [α]21D-163.1°(c=1.6)。溶于水、乙醇及甲醇, 几乎不溶于石油醚。
桃叶珊瑚苷的苷键极易为酸水解断裂,所得到的苷元分子中含有半缩醛结构,性质活泼,容易进一步发生氧化聚合等反应,是一个较不稳定的成分。含有桃叶珊瑚苷的药材性状很不稳定,如新鲜杜仲内表皮原为白色,经加工“发汗”后即变为黑色,玄参采挖时根皮呈黄白色,经晾晒后皮内发粘并变为乌黑色,这些现象都与桃叶珊瑚苷分解有关。Chun In Koo等采用反相HPLC研究了pH值、离子强度、金属离子对桃叶珊瑚苷的影响,发现桃叶珊瑚苷在强酸中能够快速降解生成棕黑色沉淀。杨小梅等利用GX液相色谱、薄层色谱研究了光线、温度、弱酸、弱碱及氧化作用对桃叶珊瑚苷的影响,发现温度、弱碱、氧化作用对其稳定性影响较大,建议应在低温(一般是50 ℃以下)、短时间内完成提取分离操作,真空干燥后密封避光保存能够保证桃叶珊瑚苷的相对稳定。
获取途径
编辑
桃叶珊瑚苷的主要来源为天然植物中提取,也有人运用细胞工程方法,在杜仲的愈伤组织培养出桃叶珊瑚苷。从经济角度看,由于可供提取桃叶珊瑚苷的植物大多廉价易得,所以从植物中提取桃叶珊瑚苷比其他方法更具有研究开发前景。
植物提取
桃叶珊瑚苷分子小,极性大,可以用水、乙醇、甲醇等极性溶剂进行提取,但是提
桃叶珊瑚苷
取的时间、温度、强光等对提取效率有明显影响。彭密军等用正交试验法对杜仲中的桃叶珊瑚苷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选,考察了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次数、提取溶剂乙醇含量以及料液比等因素对提取的影响,确定佳提取参数为温度70 ℃,时间0.5 h,提取次数3 次,提取溶剂为80 %的乙醇,料液比为1:9。有报道采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分析比较多种提取方法从Veronica longifolia 叶中和车前属植物中提取桃叶珊瑚苷的效率,结果表明用水做溶剂,加热提取桃叶珊瑚苷是Z有效的措施,常压和加压提取的效率差别不大,而采用乙醇提取的效率则较低,仅为常压热水提取率的22 %,常压热水提取率的相对标准偏差仅为8 %,加压热水提取率的相对标准偏差为73 %。与传统的溶剂提取法相比,超临界CO2萃取法具有操作简单、活性成分保存好、后续分离易于进行等特点。魏屹等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在分离压力6.5 MPa,分离温度55 ℃,CO2 的流速为25.0 L·h-1,以95 %乙醇作为夹带剂,萃取压力20 MPa、萃取温度40 ℃、萃取时间1 h的工艺从峨眉桃叶珊瑚中萃取桃叶珊瑚苷的得率为2.85 %。由于桃叶珊瑚苷的极性较大,因此要获得纯度很高的单一分子并不容易。郭丽冰等采用6 种不同型号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车前草中的桃叶珊瑚苷,发现D101、D19型树脂对桃叶珊瑚苷的吸附力很弱,洗脱时未能与一些色素、糖等水溶性杂质分开,而D301R和D141树脂中桃叶珊瑚苷都集中在50 %乙醇洗脱部位,回收率均可达到70.0 %。孙文基等采用制备型GX液相色谱从鲜玄参根中分离纯化得到了纯度大于99.0 %的桃叶珊瑚苷。
桃叶珊瑚苷现货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