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达电通DCF126-12/65蓄电池固体型系列参数


我国目前普遍采用需要系数法和二项式系数法确定用电设备的负荷,其中需要系数法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确定计算负荷的方法,Z为简便;而二项式系数法在确定设备台数较少且各台设备容量差别大的分支干线计算负荷时比较合理;在建筑配电中,还常用负荷密度法和单位指标法统计计算负荷。在方案设计阶段可采用单位指标法;在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宜采用需要系数法。
负荷计算原则
进行负荷计算时,应按下列原则计算设备功率:
1.对于不同工作制的用电设备的额定功率应换算为统一的设备功率。
2.整流器的设备功率是指额定交流输入功率。
3.成组用电设备的设备功率,不应包括备用设备。
中达电通电池型号 | 额定电压与容量 | 长mm | 宽mm | 高mm | 重量kg |
DCF126-12/17 | 12V17AH | 181 | 76 | 166 | 5.9 |
DCF126-12/26 | 12V26AH | 175 | 166 | 125 | 8.2 |
DCF126-12/40 | 12V40AH | 196 | 165 | 176 | 13.3 |
DCF126-12/50 | 12V50AH | 257 | 133 | 201 | 16.3 |
DCF126-12/65 | 12V6H | 324 | 166 | 174 | 21 |
DCF126-12/80 | 12V80AH | 329 | 172 | 223.5 | 29.5 |
DCF126-12/100 | 12V100AH | 329 | 172 | 223.5 | 33 |
DCF126-12/120 | 12V120AH | 407 | 173 | 231.5 | 39.9 |
DCF126-12/150 | 12V150AH | 485 | 172 | 240 | 49.4 |
DCF126-12/200 | 12V200AH | 522 | 238 | 233 | 66.5 |
按理论公式,电导值即为蓄电池内部电阻的倒数;从本质上理解,电导是描述导体导电能力的物理量,反映了导体传导电流的能力,在蓄电池中电导理论就表现为电池极板传导电流的能力,电池的电导值大小说明了电池单元可以进行化学反应的极板面积的物理物证。蓄电池的内部状况是影响它的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如电解液干涸、极板栅腐蚀、连接条接触不良、电池的容量不足等,这些都会引起电池内阻增大,电导减小,所以通过测量电导值可以很好反映蓄电池容量的大小或判别电池质量的好坏。
充电电路特点:本充电器直接使用220V交流市电,通过触发电路的控制,实现其输出电压从0V起调,适合于对 12V-220V的蓄电池(组)充电。
工作原理 :电路工作原理见图1。由电源电路、触发电路和主控电路三部分组成。220V市电经电源开关S-S'、电源变压器T1降压后,由二极管VD1-VD4组成的全波整流电路整流,变为脉动直流电源。一路经电阻R1限流和稳压二极管DW稳压,输送约18V的梯形波同步稳压电源,作为时基集成电路NE555及其外围元件构成的无稳态振荡器RC延时环节的电源;另一路经过三端稳压集成电路IC1 AN7812送出12V稳定的梯形波同步稳压电源IC2的工作电源。触发电路由IC2 NE555及R2、R3、RP、C1、C2等元件构成,振荡周期小于10ms固定不变,仅可改变输出矩形波占空比的无稳态振荡器和R4、脉冲变压器T2形成触发脉冲。振荡器之所以采用18V和12V两路同步稳压电源,目的是增大输出矩形波的占空比,即增大触发脉冲的移相范围。本触发电路的移相范围大于120°,调节电位器RP即可输出不同触发角的触发脉冲,从而达到控制可控硅VS导通角的目的。
电导测试技术就是通过测量电池的电导值,从而了解电池极板表面的有效物质,来判定电池还能提供多少电能。实验研究证明:蓄电池的电导值与其容量有很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0.98);蓄电池干涸、板栅腐蚀、接触不良等都会引起蓄电池的电导值减小,蓄电池的容量下降;因此,可通过测量蓄电池的电导来估测蓄电池容量的大小和判别电池的健康状况。
中达电通DCF126-12/65蓄电池固体型系列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