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正常的体细胞核内均有23对染色体,只有增殖期的细胞才会有染色体的复制和加倍。但在生理状态下,人体90%的细胞处于静止期,DNA含量相当恒定。当致癌因素早期作用于细胞时,细胞核内DNA含量和结构发生改变,终发展为细胞形态异常和恶性增殖。因此,细胞DNA定量分析系统可通过测量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在形态改变前即检测出恶变细胞,实现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
将带有足够数量宫颈脱落细胞的塑料刮刷放入装有细胞保存液的试管瓶中,进行薄层制片后,经Feulgen染色的液基薄层涂片按区域逐一扫描,并将所采集的图像不断的自动输入到计算机内,由专门的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对涂片中所有细胞核内DNA进行多参数检测,按光密度原理进行细胞DNA含量测定、倍体分析,并自动出具DNA含量测定倍体分析病理报告。
ZG每年大约有13-15万妇女宫颈癌新发病例,其中70%是农村妇女。在如此大数量的宫颈癌潜在的人群中,采用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技术比常规宫颈涂片检查,更能大大提高宫颈癌的筛查率。
研究表明:
常规宫颈涂片检查:检出率低,误诊率高达40%。
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技术:检出率接近。
一、原因
(一)取样方法优
DNA倍体定量分析技术:
使用宫颈刷取检,将组织细胞放在液基里,可以更好地保持细胞的形态,将叠压在一起的细胞处理成单个细胞。相对于宫颈涂片技术,提高了细胞学检查的敏感性和检出率。
常规宫颈涂片检查:
利用不同式样和质地的取材器,从宫颈的上皮移行区采取细胞并涂于玻片上。在细胞转移过程中有80%以上的细胞被残留在取材器上扔掉了。异常的宫颈上皮细胞很可能滞留于取材器而未被转移到玻片上。
(二)自动化读片,消除了人为因素。
DNA倍体定量分析技术:
所有涂片经染色,用AcCell全自动细胞图像分析系统进行扫描处理。一般情况下,AcCell系统对每张玻片上6000个以上的细胞核进行扫描测定。经扫描后的每个细胞核均有128个特征值。根据不同细胞含量完成自动细胞分类和计数。诊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评估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严重程度;判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活动状态,并指导宫颈癌的ZL。可以避免细胞学和病理学上的误差。
常规宫颈涂片检查:
该技术需要借助细胞技术人员或病理医生的丰富经验,长期的人工读片极易造成疏忽或未注意到本来可以发现的异常细胞,或者对发现的异常细胞未能做出正确的解释,没能及时做出准确诊断。
列表比较:
|
常规宫颈涂片检查
|
宫颈细胞DNA定量分析
|
取材
|
>80%的细胞残留在取材器上被扔掉
|
宫颈刷能取到更多供诊断的宫颈细胞,且质地软,对正常子宫颈粘膜损伤,一次性使用
|
涂片质量
|
异常细胞因细胞重叠,分泌物覆盖而难以被识别,涂片质量差
|
新的制片方法使涂片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可更清晰的观察细胞形态和结构的改变。
|
诊断
|
人工阅片疲劳,人为诊断误差
|
用全自动细胞图像分析系统,对宫颈细胞进行定量分析检测,从而提高普查的阳性率
|
二、案例研究
例1:2005年10月至2006年5月,武汉对3266名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参与检查妇女的年龄多数在22-62岁。用DNA定量分析和常规细胞学相对照的方法,诊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常规细胞学和DNA倍体分析系统可疑的妇女在阴道镜下行宫颈组织学活检。
[结果]3266例标本中,常规细胞学发现42例非典型鳞状上皮(ASCUS),9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及1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DNA倍体分析发现3个或3个以上>5C细胞的35例。32例活检病例中有1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或CIN2以上级别改变,这14例细胞标本中均可见DNA倍体异常,而常规细胞学发现1例正常,8例ASCUS,4例LSIL和1例HSIL。
[结论] DNA倍体分析与常规细胞学相对比, DNA倍体方法诊断,对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检出敏感性可达。
例2:2008年9月-2009年4月,江西省修水县应用DNA倍体定量分析技术开展宫颈癌筛查项目。共检查16496人,其中DNA宫颈细胞检查7741例,DNA检查异常者1151例,异常率为14.8%,作病理切片送检1079例,发现宫颈癌前病变204例,占DNA宫颈细胞检查人数的2.63%,子宫颈癌82例(CIN3及原位癌64例,癌症18例),占DNA宫颈细胞检查总数的1.05%。
例3:2008年至2009年1月底,北京市在西城、怀柔两个区采用常规细胞学筛查的方法开展妇女两癌筛查,共完成户籍适龄妇女宫颈癌免费筛查17万例,确诊宫颈癌只有8例,宫颈癌检出率为0.5/万。
三、权威专家论证
2009年5月12日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对“全自动细胞DNA定量分析系统”应用于发现子宫颈癌以及宫颈癌前病变普查进行了专家鉴定。ZG工程院院士刘彤华教授、北京协和医院陈杰教授、北京军区总医院丁华野教授等国内知名专家参加技术论证。
在审阅了相关技术文献资料以及由ZG药品临床试验基地河南省人民医院、北京军区总医院所作的临床试验报告;查阅了广东与东莞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共同完成的17933例妇女宫颈癌筛查、福建厦门与“ZG宫颈癌FZ工程” 合作完成的4970例妇女的宫颈癌普查,以及ZG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在江西修水县完成的7741例妇女的宫颈癌普查结果等近20万例临床数据分析和比对结果。
专家一致认为:将全自动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与常规形态细胞学检测相结合,应用于宫颈癌的筛查,两种方法能相互补充,显著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该技术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便于在临床特别是基层医院推广和使用,可以有效缓解基层YL机构欠缺有经验细胞学医师的矛盾,是一种适合于大规模基层妇女普查宫颈癌的筛查方法。
四、结论
DNA技术比常规细胞学检查更适宜基层大面积开展宫颈癌筛查,该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基层病理医生或经验缺乏的问题,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提高了宫颈癌检出率,大大降低了基层筛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