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的胶质层指数
煤的胶质层指数是用胶质层Z大厚度等特性表征煤的塑性的一种指标。胶质层指数包括胶质层Z大厚度值、Z终收缩度,同时还可以得到体积曲线形状、焦块特征、焦块抗碎能力。
ZG标准(GB479–87)规定了烟煤胶质层指数(Z大胶质层厚度y、Z终收缩度x和体积曲线类型)的测定方法。其要点是,将100g煤样装入钢制煤杯,放入底部单向加热炉中,模拟工业条件以3℃/min的升温速度加热。在煤样中形成一系列水平等温层面,从上到下,温度逐层ZG。软化点层面以上的煤保持原状,以下的煤则软化、熔融而形成胶质体;在温度相当于固化点的层面以下的煤则结成半焦。测定中按温度区间用探针测定软化点与固化点两个层面之间的胶质层厚度,以Z大厚度y为胶质层指数的一个指标;测定过程中,同时记录煤样受热后的体积变化曲线,当全部煤样转变为半焦后,由于体积收缩,体积曲线下降到Z低位置,即测得另一个指标–Z终收缩度x值,图1为胶质层曲线示意图,上部为体积曲线,下部为胶质层上下层面间距离的变化曲线,可以从中读出x值和y值。图2为几种典型的胶质层体积变化曲线。这种方法还可以对所得的半焦块的特征进行定性描述,如半焦块的缝隙、海绵体绽边、色泽和融合状况等,并进而把所得半焦块置于一定规格的打击器内,用重锤落下,以测定其抵抗破碎的能力。
胶质层指数测定准确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方法是一个规范性很强的试验,对胶质层指数测定仪、胶质层指数测定方法都做了严格的规定,必须严格执行,否则会影响测定结果。
(1)胶质层指数测定仪升温速度是本方法中*位重要的影响因素,尤其是在350--600℃期间的升温速度。因为这是煤样热分解的阶段,若升温速度快,Y值偏高,反之则偏低。
(2)使用胶质层指数测定仪做试验开始时,炉砖必须处于室温。因为热炉砖会增加煤样的受热强度,而使Z大厚度Y值偏高。
(3)胶质层指数测定仪的炉砖的热性质---导热系数的大小影响测定结果。一般情况下导热系数小,Y值要偏高,所以要求使用散热较好(导热系数大)而且热性质一致或相近的炉砖(全国统一生产的炉砖)。
(4)以正确手感来测定上、下部层面,否则测出的结果不准确,因此,操作人员一定要经过专门培训后才能承担胶质层测定的工作。
(5)加热面一定要均匀(温度场分布均匀),若不均匀,将会破坏等温面的平整,使测值不准。
(6)装杯时,一定要按GB/T479的有关规定进行操作,切忌捣固或敲击煤杯而改变煤样的堆积密度,影响测定结果。
(7)煤样粒度要求小于1.5mm,在制样过程中应该用对辊破碎机逐级破碎,以保证细煤粉所占比例不大,否则会影响测定结果。
胶质层测定仪的出错符号
胶质层测定仪有自诊断和报警功能,对于各种故障能自动诊断并分别显示不同的出错符号,并报警,同时(除Er3外)切断主电源。一下是胶质层测定仪的出错符号及故障类别:
显示符号 故障类别
Er1 热电偶断路
Er2 可控硅失控
Er3 炉温偏离国际要求的温度范围
Er4 炉温吵过Z高限额1000℃
Er5 机壳内温度超出允许范围1-1000℃
Er6 内部电路系统误差太大或不稳定
Er7 仪器对温度不采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