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也有雾霾
进入冬季,新一轮的雾霾天气又来了!
据中新网报道,11月25日,北京再遭重污染过程,多地空气质量不佳。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北京市气象台于当日先后发布空气重污染黄色、霾黄色预警。受不利气象条件和区域污染传输影响,25日,随着静稳天气持续,北京的空气污染程度逐步加重,多地空气质量下降至中度到重度污染水平。
《三湘都市报》也报道,从12月4日早晨开始,我省中北部大部分地区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的雾霾天气,截至4日上午9时,省内有近40个县市出现大雾,范围几乎涵盖了中北部地区,局部地区的能见度不足200米。
12月1日,《求是》杂志发表的名为《努力实现ZG核能事业持久安全发展》的文章提出:“从ZG国情出发,无论是从调整能源结构、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出发,还是从保护环境、减少雾霾出发,都必须发展核能。”
“核”解“雾霾之疾”
对于导致雾霾的深层次原因,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直言不讳:“高耗能、高排放、重污染、产能过剩、布局不合理、能源消耗过大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持续强化……造成一些大中城市的雾霾不断发生。”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王炳华更加直接地指出,“现在雾霾天气严重的污染现象很大一部分是由燃煤造成的。”
据环境保护部通报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2217.9万吨,氮氧化物排放总量2404.3万吨,排放总量位居世界*,远超出环境承载能力。“困惑全国的雾霾天气和煤电站的烟尘排放不无关系。1公斤铀235裂变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400吨标准煤释放的能量。一座100万千瓦的核电站,每年只需要补充30吨核燃料,通常只需要一列火车运输。而同样功率的火电站就需要每年用掉330万吨煤,需要一艘万吨巨轮为它运输。且核电运输比较方便,又不产生煤渣,是非常干净的清洁能源。”ZG工程院院士、ZG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叶奇蓁认为,改变我们的能源结构,突破资源环境的瓶颈,保证能源安全,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核电有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