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养殖技术利用牛粪蚯蚓粪作饲料喂鱼有机肥的粪便发酵剂价格
牛是具有多种经济价值的大牲畜,随着养殖业发展,牛的数量不断增加,由于牛的食量大,每日排出的粪尿量较其它畜禽多,养分数量也相应较多,因此牛粪尿也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肥源。
新鲜牛粪养殖蚯蚓技术
益富源粪便发酵剂的用法:
首先将牛粪堆成长2米、宽1米、高(厚度)35厘米的粪堆。每天用铁耙疏松Z上面的牛粪需疏松晒到五成干的牛粪的厚度5—8厘米左右,约晒到五成干时即可放入蚯蚓种。每堆粪可放入产卵种蚯蚓3万条,每隔10天收取一次蚓粪及蚓茧另开一堆进行孵化每隔10天取一次蚓茧另开孵化可保证每批蚯蚓大小规格一致。在养殖期间发现蚓粪干了要及时喷益富源粪便发酵剂,并按益富源粪便发酵剂与清水或洗米水或煮饭的米汤1:5的比例混合后喷洒。一般每隔3—5天喷一次。按以上方法养出的蚯蚓生长快,产出的蚓茧多而且大。注意禽畜粪一定要用益富源粪便发酵剂发酵或晒干后拌成含水量60%左右才可用来养蚯蚓。(鸡粪也可以)
一般情况下1公斤益富源粪便发酵剂可以发酵500斤~1000斤的料。将益富源粪便发酵剂拌入粪便等原料中,控制水分在40%左右(手握可见指缝有水渗出,但不下滴),根据原料的水分适当掌握好水分,(纯粪便先凉晒后拌入菌液,或一层稻草一层粪便地堆积,在堆积的同时洒入菌液)进行发酵,注意温度,当温度升60~70℃进行翻堆,降温后再密封发酵,以免破坏有效物质,即将外周物料翻入ZY。发酵两周后,有酒曲香味或出现白色、红色菌丝即可使用,用于养殖蚯蚓。其发酵料与常规料比,能增加的蚯蚓繁殖率和提高产量。
蚯蚓养殖有哪些技术要点?
1、饲养设备。建池:挖坑大小不限,注意防逃防积水即可;立体饲养:搭架、建槽,每层间隔40厘米即可;或用木箱、篓、盆、缸,室内堆料均可。
2、饲料准备。搞了“三性”饲料的组合搭配。“三性”饲料,即动物物饲料:猪牛粪等;植物性饲料:各种秸秆、树叶、杂草等;水果性饲料:西瓜皮、烂水果、桔子等。*、三类饲料大体占70%。
3、温湿度条件。(1)Z适温度10—30℃。在冬季稍加遮盖即可,不让蚯蚓冬眠,但不可暴晒及雨淋。(2)蚯蚓对湿度要求不高,相对湿度为60—70%,一般按新鲜牛粪直接投入即可,如果堆放太久偏干,可稍喷些水,水分掌握在用手握料,手指间见水珠但不滴下为宜。酸碱度PH值6—8。
4、投放种苗。先在蚯蚓养殖池里(或木箱、室内地板上),平铺新鲜牛粪15—20cm,然后在其上铺种苗(每平方料投入3000—5000条为宜),品种以太平2号、北星2号为优。
5、日常管理。一般每20天观察一次,并加料一次,方法同上。每40天可成倍扩大饲养面积。一般每40天为一周期,一年可养9批。
6、采收方法。用铁丝网装钉一个筛子(用木片固定),然后将蚯蚓连土放在筛子上,放在太阳光下,蚯蚓怕光怕热,即往下钻,筛子底下放一盘子即可收集蚯蚓,然后投给蛙、鸡、鸭、猪等食用(鲜食)。
7、定时清出卵茧,提高孵化率。在气温15—28℃的季节里,每隔10—15天将卵茧从蚯蚓养殖床内清理出来,放到预先准备的蚯蚓床上进行孵化。蚓床必须通气良好,相对湿度控制在56—60%之间,在这种条件下,卵茧孵化15—20天便可出幼蚓,孵化率达95%以上。
蚯蚓为雌雄同体,异体受精。性成熟的蚯蚓每隔七、八天产卵一次,一只卵可孵出三、四条小蚯蚓,二至三个月成熟,四至六个月可繁殖十倍。
4、 牛粪发酵有机肥制作方法:
1>制肥场地的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通风向阳处,一年四季均可露天制作。
2>制肥材料的准备:(以生产一吨有机肥为例) 1) 主料:湿牛粪1.6吨—1.8吨。 2) 辅料:鸡粪200公斤(干基)。
3) 玉米面2—3公斤。
4)益富源粪便发酵剂1公斤。
3>生产设备: 工厂化生产需搅拌机一台和电动筛一台,家庭生产无需机械设备,只需一般生产工 具即可。
4>制作方法:
1)先将湿的牛粪同鸡粪均匀地混合在一起,混合好的原材料水分应控制在30%— 40%左右(即用手将原材料捏成团,手缝见水但不滴水,松手落地摔散为宜)。然后用玉米面将菌种拌均,分撒在混合好的原料表层,再把原料装入搅拌机进行搅拌粉碎,搅拌要均匀、要透、蓬松、不留生块。要特别注意含水量不能过大或过小,一般腐熟不好的肥料多是由于堆内水分控制不好所致。
2)搅拌好的原料堆成宽1.5米—2米,高0.3米—0.4米的长条,上面盖草帘或麻 袋片进行好氧发酵堆置,(切勿使用塑料布覆盖)。一般堆置24小时内温度上升到50℃,48小时内温度可升至60℃—70℃,这样高的温度在发酵期间能杀死所有病原菌和虫卵草籽,春夏秋季堆制肥一般需5天,冬季一般7天,即全部腐熟。
5>施用方法和肥效 益富源生态有机肥适用于大田作物、果树、蔬菜、花卉、中药材、草坪等作物。
基肥要与土混均,追肥要开沟埋土。施肥量大田每亩一般不少于200公斤、蔬菜每亩不少于300—500公斤,果树每株5—10公斤。实际用肥数量可根据作物品种、土壤状况、目标经济产量所需各种养分的数量制订科学施肥量。
经多类对比试验,与同等投资的其他肥料相比,蔬菜产量可提高30%—50%;瓜果可提高30%以上;可增加糖分2—3度;经济作物、药材可提高产量20%以上;大田作物可提高1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