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B2.5-125齿轮泵参数
CB-B型齿轮油泵是一种无侧板、三片式结构的低压齿轮油泵。它没有径向力平衡结构和轴向间隙补偿装置,依靠间隙密封原理工作。该产品结构简单,维护方便,价格低廉。
齿轮泵在安装静试时泄露,在使用当中的内转子为主动轮,外转子为从动轮。由于内外转子的齿轮数差一齿,因而在啮合过程中存在二次啮合,会形成几个独立的封闭包液腔。随着内外转子的啮合旋转,各包液腔的容积发生不同的变化:当包液腔容积由小变大时,包液腔内产生局部真空,在大气压力作用下,液体通过进口管道和泵盖上的环形槽,进入泵腔开始吸液,当包液腔容积达到Z大时.吸液过程结束;当包液腔内的容积由大变小时.包液腔内的液体就从另一个环形槽压出,为泵的排液过程。内啮合在工作过程中,内外转子绕互相平行的两轴线作不同速度的同向运转时,必发生相对运动.此运动使内外转子间产生不断变化的空间,因与吸液排液道接通,达到吸排液的目的。
适用于轻度腐蚀性或卫生条件较高同时不含固体颗粒和纤维的介质,温度不超过280℃,粘度不大于2000cst的润滑性液体。为适用不同工况,可以设计多种不锈钢材质的泵产品以适用不同腐蚀性的介质使用。常见不锈钢主要材质有304、316、316L等不锈钢材质。所有零部件材质全部通过特殊工艺化学处理,具有极高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和耐压性。主要产品有锻件产品、普通沙铸产品、精铸产品和硅溶胶精铸产品等。外观精巧、美观、噪音低、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是化工及腐蚀性设备配套的产品。CB-B齿轮采用渐开线斜齿轮结构,采用耐腐蚀氟胶骨架油封和聚四氟高温填料密封组合装配,密封效果好,耐温高。特殊工况条件可以采用耐腐蚀机械密封。
的齿轮常见的有直齿、斜齿、人字齿、螺旋齿,齿廓主要有渐开线和圆弧型式。通常小型多采用渐开线直齿轮,高温常采用变位齿轮,输送高粘度、高压聚合物熔体的熔体泵多采用渐开线斜齿轮。齿轮与轴制成一体,其刚性及可靠性高于齿轮与轴单独制造的。国外低压的齿轮常采用方形结构,即齿轮的齿宽等于齿顶圆直径。而高压场合使用的高粘度的轮齿宽度小于其齿顶圆直径,这是为了减小齿轮的径向受压面积,降低齿轮、轴承的载荷。 不锈钢是一种新型的输送液体的机械,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安全可靠、使用维修方便、出液连续均匀、压力稳定等优点。是液压系统中应用十分广泛的动力元件,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便宜、自吸能力强,抗油液污染能力强等优点,但是其Z大的缺陷是寿命过短,达不到设计要求的一半。外啮合的设计寿命为5000h。但目前一般均达不到此要求。本文就其中几个主要影响因素加以阐述,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1轴承的设计与选用
像其他机械产品一样,设计也要考虑其寿命原则。为了经济合理地使用原材料和零配件,提高产品的技术经济指标,在设计产品时应力求做到大部分零部件和原材料寿命相等,不应造成产品的大部分零件还远没有达到使用寿命,而少数零件已报废。恰好存在这样的问题,报废的大多数情况是因为轴承损坏所至。目前不少不再使用滚针轴承,而改用带保持架的滚针轴承,这样虽可使寿命有所提高,但实践证明,在额定工况下运行不到2000h就因轴承损坏而报废。为此也有采用滑动轴承的,材料多为锡青铜、粉末冶金、增强尼龙6等,但效果仍不理想,且成本高。目前较为理想的轴承材料sf型复合材料。该材料是以钢板为基体,烧结铜网为中间层,以塑料(填充四氟乙烯、改性聚甲醛)为摩擦面的润滑材料。该材料机械强度高、磨擦系数孝噪声低,可在无油或少油润滑工况下和较宽的工作温度范围内使用。实践证明,sf材料轴承的使用使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
2端面间隙问题
在使用中常用因内泄漏增加、容积效率下降,压力下降而报废。齿轮端面泄漏占总泄漏量的75%~80%。因此,合理的端面间隙至关重要。对于流量为2.5l/min至10l/min的,端面间隙应为0.02~0.04mm,而流量为16l/min到32l/min的,间隙应为0.02~0.05mm,流量大于40l/min的,间隙应为0.02~0.06mm。如果超过上范围则容积效率低,压力达不到额定压力;若间隙太小,运行中因磨损使间隙急剧加大,又使内泄漏增加。
3工艺原因
为保证前、后端盖之间的合理间隙,齿轮大洋的加工和装配十分重要。齿轮两端面与孔轴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不能超过0.01mm,且装在轴上后,其轴向应处于浮动状态。为保证装配后两轴的相互位置,在加工前后两轴承孔时,ZX距误差不应超过0.03mm。另外,输入轴端断裂也是常见现象。为此必须掌握好轴的热处理工艺,使其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硬度,又有较高的抗冲击韧性,防止其断裂。
为适应市场需求,我国技术高速、多功能化及控制智能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朗。新发展趋势将能够更好的满足高速生产、降低成本以及不同衔接等要求。
是指依靠密封在一个壳体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齿轮,在相互啮合过程中所产生的工作空间容积变化来输送液体的泵。目前在生产中还必须进一步降低废品率及故障率,提高生产率。因此在必须具备自行诊断和修复功能,智能化趋势也日益明显。
生产在向多品种、小批量、多元化及多种切换功能方向发展。目前大多都采用微电脑技术、模块技术和单元组合形式等来提升的柔软性和灵活性。而借助工业机器人、微电子、电脑、智能型和图像传感技术等技术的发展,自动化发展进程也加快了。今后将能够对压力、流量、温度和振动等多个参数进行监测,还能够对轴、轴承和密封的状况进行评估。今后电子调节系统设计、驱动装置改善和新材料应用成为行业技术发展的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