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i-DR5/APO-2L/TRAILR2/CD262/FITC
荧光素标记肿瘤细胞调亡素/死亡受体5抗体IgG
标记抗体(一抗)
0.1ml/0.2ml
Anti-DR5/APO-2L/TRAILR2/CD262/FITC 荧光素标记肿瘤细胞调亡素/死亡受体5抗体IgG更多相关产品:
KTB1945 Anti-Phospho-MYPT1 (Ser668) /FITC 荧光素标记磷酸化肌球蛋白磷酸酶抗体IgG 0.1ml/0.2ml
KTB1946 Anti-Phospho-MYPT1 (Thr696) /FITC 荧光素标记磷酸化肌球蛋白磷酸酶抗体IgG 0.1ml/0.2ml
KTB1947 Anti-Phospho-MYPT1 (Thr853) /FITC 荧光素标记磷酸化肌球蛋白磷酸酶抗体IgG 0.1ml/0.2ml
KTB1948 Anti-MYL1/MYL2 /FITC 荧光素标记肌球蛋白轻链1/2抗体IgG 0.1ml/0.2ml
KTB2947 Anti-VDCC-L Beta/FITC 荧光素标记L-型电压依赖型钙通道β抗体IgG 0.1ml/0.2ml
KTB2948 Anti-VEGF/FITC 荧光素标记VEGF抗体IgG 0.1ml/0.2ml
KTB2949 Anti-VEGF(Rabbit)/FITC 荧光素标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体IgG 0.1ml/0.2ml
KTB2950 Anti-VEGF-A/FITC 荧光素标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抗体IgG 0.1ml/0.2ml
相关知识>>>>>
抗体规律:
(1)初次反应产生抗体:当抗原*次进入机体时,需经一定的潜伏期才能产生抗体,且抗体产生的量也不多,在体内维持的时间也较短。
(2)再次反应产生抗体:当相同抗原第二次进入机体后,开始时,由于原有抗体中的一部分与再次进入的抗原结合,可使原有抗体量略为降低。随后,抗体效价迅速大量增加,可比初次反应产生的多几倍到几十倍,在体内留存的时间亦较长。
(3)回忆反应产生抗体:由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经过一定时间后可逐渐消失。此时若再次接触抗原,可使已消失的抗体快速上升。如再次刺激机体的抗原与初次相同,则称为特异性回忆反应;若与初次反应不同,则称为非特异性回忆反应。非特异性回忆反应引起的抗体的上升是暂时性的,短时间内即很快下降。
抗体结构:
抗体是具有4条多肽链的对称结构,其中2条较长、相对分子量较大的相同的重链(H链);2条较短、相对分子量较小的相同的轻链(L链)。链间由二硫键和非共价键联结形成一个由4条多肽链构成的单体分子。轻链有κ和λ两种,重链有μ、δ、γ、ε和α五种。 整个抗体分子可分为恒定区和可变区两部分。在给定的物种中,不同抗体分子的恒定区都具有相同的或几乎相同的氨基酸序列。可变区位于"Y"的两臂末端。在可变区内有一小部分氨基酸残基变化特别强烈,这些氨基酸的残基组成和排列顺序更易发生变异区域称高变区。高变区位于分子表面,Z多由17个氨基酸残基构成,少则只有2 ~ 3个。高变区氨基酸序列决定了该抗体结合抗原抗原的特异性。一个抗体分子上的两个抗原结合部位是相同的,位于两臂末端称抗原结合片段(antigen-binding fragment, Fab)。"Y"的柄部称结晶片段(crystalline fragment,FC),糖结合在FC 上。
抗体的效价鉴定:
不管是用于诊断还是用于ZL,制备抗体的目的都是要求较GX价。不同的抗原制备的抗体,要求的效价不一。鉴定效价的方法很多,包括有试管凝集反应、琼脂扩散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常用的抗原所制备的抗体一般都有约成的鉴定效价的方法,以资比较。如制备抗抗体的效价,一般就采用琼脂扩散试验来鉴定。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制备抗原。
2、选择实验动物。
3、动物免疫。
4、试取血进行测试,看看是否成功免疫。
5、如果成功免疫,杀死实验动物,采集全部血清。
6、纯化出抗体。
7、鉴定抗体。包括纯度以及特异性。
多克隆抗体:
定义1:由多个B细胞克隆所产生的抗体,可与不同抗原表位结合且免疫球蛋白类别各异。
所属学科:免疫学(一级学科);免疫系统(二级学科);免疫分子(三级学科)
定义2:对特定抗原所产生的一组免疫球蛋白混合物,每种免疫球蛋白能识别抗原分子上的一个表位。
所属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总论(二级学科)
定义3:多种抗原表位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后,机体产生的针对不同抗原表位的混合抗体。
所属学科: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免疫(二级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