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改性纤维球
1.2 纤维球滤料的发展及特点1982 年日本尤尼奇卡公司将人工合成纤维丝制成绒球作为滤料,用聚脂纤维作成球或扁平椭 圆体,用于水的净化处理,取得很好的效果.纤维球具有水头损失小,滤速高,截泥量大等优点,但 这种纤维球的纤维丝卷曲缠结在一起,形成的球比较硬,纤维球形成的滤床具有颗粒床结构特 点,球与球之间无联系,空隙较大,容易穿透.反冲洗时,纤维球内部积泥很不容易反冲洗干净. ZG清华大学于 1983 年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纤维球,这种纤维球由ZX结扎而成,密实度由 ZX向周边递减,滤料层空隙率达 90%以上,其主要特性如下: 1) 纤维球呈柔性,孔隙可变,过滤时受工作压力,上层截泥和滤料自重的影响,形成上疏下密的 理想滤层分布状态,可充分发挥出滤料深层的截污能力. 2) 与砂子,无烟煤,陶粒等滤料相比,纤维球滤料具有滤速高,截泥量大,工作周期长等优点. 3) 纤维球滤料在污水处理中(污水直接过滤,一级处理后过滤与二级处理后过滤)能发挥其特 点.在同样过滤水量时,采用纤维球滤料可以提高滤速,从而节省过滤设备的容量,节省投资. 近 20 年来,ZG和日本相继展开了纤维滤料研究的热潮.例如日本于 1986 年研制了卷缩纤维 ZX结扎纤维球,与ZG的纤维球相似,但卷缩丝的加工难度大.1992 年又制成棒状纤维滤料, 几乎不能反洗,只能用于特殊行业,作为一次性使用.采用纤维长丝束状滤料的典型代表有中 国东北电力学院研制的带胶囊与不带胶囊的挤压式过滤器以及江汉研究所研制的靠机械压 盖上下挤压的纤维丝过滤器,存在设备结构复杂,造价高,操作不便等问题. 1998 年,清华大学又推出彗星式纤维滤料,这种不对称构型滤料具有一定的优势,例如进一步 减少了滤料的"死"区(滤料过分紧密,反冲洗时纤维无法散开,从而使其间截留的悬浮物难以 脱落),反洗时,由于彗核和慧尾纤维的密度差,慧尾纤维随反冲洗水流散开并摆动,产生较强的 甩曳力和相互碰撞,有利于过滤材料的洗净.但是也存在慧尾易结团,慧核溶结材料与滤料本 身材质不一样,牢固性需要经受长时间的考验.
在初设计的快滤池、慢滤池、无阀滤池、虹吸滤池、双阀滤池等各种形式的滤池中,其滤层均采用卵石、无烟煤、滤砂级配的方式组成。滤层档板一般采用各种材质制成的槽形或多孔板。这种滤层组合方式的缺点:滤层高度大、反冲水比例大、短流现象严重、易跑砂漏砂,以上几点造成了滤池的运行性能差,提高了制水成本,浪费了水资源。八十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引进国外的滤板滤头相结合的组装形式,即在各种形式的滤板上安装开有细小滤缝滤板的滤头,这种形式的滤板减少了卵石级配这一环节,以滤砂直接铺在滤板上,使得反冲水比例大大降低,提高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ABS直滤式滤板取消了滤头,将滤缝或滤孔直接开在滤板上,从根本上改变了滤板滤头的组合方式,其配件和安装部件均由不锈钢制成。1、由于消除了死水区可提高出水水质。2、滤缝分布均匀,可提高反冲洗效果 3、由于取消了滤梁的阻力,使滤料在短时间内即可获得整体冲洗效果。4、施工周期缩短 5、安装整体性好,精度高。6、运输、安装、维修方便 7、避免了滤头易破碎现象使产品强度和使用寿命提高 8、造价可比混凝土滤板滤头降低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