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瑞接近传感器概要:接近传感器,是代替限位开关等接触式检测方式,以无需接触检测对象进行检测为目的的传感器的总称。能检测对象的移动信息和存在信息转换为电气信号。在换为电气信号的检测方式中,包括利用电磁感应引起的检测对象的金属体中产生的涡电流的方式、捕测体的接近引起的电气信号的容量变化的方式、利石和引导开关的方式。 在JIS规格中,根据IEC60947-5-2的非接触式位置检测用开关,制定了JIS规格(JIS C 8201-5-2低压开关装置及控制装置、第5控制电路机器及开关元件、第2节接近开关)。在JIS的定义中,在传感器中也能以非接触方式检测到物体的接近和附近检测对象有无的产品总称为“接近开关”,由感应型、静电容量型、超声波型、光电型、磁力型等构成。在本技术指南中,将检测金属存在的感应型接近传感器、检测金属及非金属物体存在的静电容量型接近传感器、利用磁力产生的直流磁场的开关定义为“接近传感器”。DW-AD-601-M30-120
特长:① 由于能以非接触方式进行检测,所以不会磨损和损伤检测对象物。② 由于采用无接点输出方式,因此寿命延长(磁力式除外)采用半导体输出,对接点的寿命无影响。③ 与光检测方式不同,适合在水和油等环境下使用检测时几乎不受检测对象的污渍和油、水等的影响。此外,还包括特氟龙外壳型及耐药品良好的产品。④ 与接触式开关相比,可实现高速响应⑤ 能对应广泛的温度范围 ⑥ 不受检测物体颜色的影响对检测对象的物理性质变化进行检测,所以几乎不受表面颜色等的影响⑦ 与接触式不同,会受周围温度的影响、周围物体、同类传感器的影响包括感应型、静电容量型在内,传感器之间相互影响。因此,对于传感器的设置,需要考虑相互干扰。此外,在感应型中,需要考虑周围金属的影响,而在静电容量型中则需考虑周围物体的影响。DW-AD-601-M30-120
接近传感器原理:通过外部磁场影响,检测在导体表面产生的涡电流引起的磁性损耗。在检测线圈内使其产生交流磁场,并检测体的金属体产生的涡电流引起的阻抗变化进行检测的方式。此外,作为另外一种方式,还包括检测频率相位成分的铝检测传感器,和通过工作线圈仅检测阻抗变化成分的全金属传感器。在检测体一侧和传感器一侧的表面上,发生变压器的状态
2015年3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关于开展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的通知》,并下发了《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决定自2015年启动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以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制造强国建设进程。记者约请业内专家进行解读,深入探讨ZG推进智能制造的路径、瓶颈和解决之道。ZG工程院院士李伯虎: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涉及五个转变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涉及五个转变
目前,我国制造业产品研发、产品服务、产品质量和基础、制造业信息化水平等环节都有待提高,智能制造是两化深度融合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工信部推动智能制造具有重要意义。DW-AD-601-M30-120
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过程中涉及5个转变:产品从跟踪向自主创新终实现超越的转变;制造业从传统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转变;制造业从粗放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制造业从高污染高能耗向绿色制造转变;制造业从生产型向“生产 服务"型转变。在这转变的过程中,智能制造是重要手段。DW-AD-601-M30-120
其实,智能制造也包含很多模式,但基础的是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即把制造技术、智能科学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应用技术融合应用于制造领域全生命周期里。
DW-AD-601-M30-120
需要强调的是,企业不能为了智能化而智能化,智能制造的终目的是使企业的竞争能力得到提高,而企业的竞争能力体现在产品研制周期短、创新程度高、质量高、成本低、服务好、能源利用率高、对环境友好。
从宏观上看,智能制造是全盘的复杂的,要根据ZG国情循序渐进地推进,也就是说要有ZG特色,毕竟一些中小企业连数字化都没有实现,更谈不上智能化了。ZG工程院院士卢秉恒:需充分利用社会创新资源DW-AD-601-M30-120
在工信部发布的智能制造试点方案中,软的内容太多,还没有完全体现新一代智能制造中主流的内容。 德国提的工业4.0与这个方案中概括的内容还有所不同。德国在工业4.0中提出了“务联网"的概念,而不是“物联网"。“务联网"是指要与制造任务关联起来,包括企业的工艺流程、制造或者售后服务,对制造任务和社会资源都进行调度和计划。“务联网"突破了工厂和车间的概念,这才是德国工业4.0的地方,即充分利用社会创新资源。
这一点对我国尤其重要,目前国内制造能力严重过剩,研发能力严重不足,怎么样利用社会资源把这个做好,我认为这是新一代智能制造应该做好的核心事情。此为其一。
其二,个人认为,应用示范中对底层的智能装备的重视还要进一步强调。
此外,建议应用示范工程涵盖面更广,把机器人、3D打印、智能制造装备都涵盖在内。其实3D打印在产品开发中是非常重要的,在智能制造试点方案中没有提,实际上在长三角、珠三角已经有很多企业在做,就是规模比较小,也希望在试点中能够集成做一个比较好的应用示范。
ZG制造2025迈向强国之路"为主题,围绕《ZG制造2025》规划纲要,突出“ZG创造、ZG质量、ZG品Pai",精心设计推出了系列主题活动。
本届论坛围绕《ZG制造2025》规划纲要,通过ZG工业企业品Pai竞争力评价发布主题活动、国产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示范项目发布及用户宣传表彰、ZG工业年度人物和单位发布、ZG工业品Pai新丝路之旅主题活动、首届海峡两岸工业发展论坛主题活动等表现形式,展示ZG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成果。
据了解,ZG工业论坛每年度召开一次,经过十届的成功举办,已经成为ZG工业界标志性的高层论坛。它以推进新型工业化,服务产业、服务政府、服务企业为主旨,向ZG工业界乃至世界工业领域传递ZG工业产业信息。
权威声音解读ZG制造2025
工信部毛伟明副部长在第十一届ZG工业论坛上致辞中说,《ZG制造2025》的精髓,就是要加快推进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要加快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提升产业层次,实现制造业创新发展。尽管我国的制造业门类齐全、规模也是Z大的,但工业产品仍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必须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这一过程中,要明确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尽快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我国制造业、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业把握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契机,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
ZG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陈斌在其主旨演讲中,就贯彻实施ZG制造2025,着重谈了装备制造业的问题、装备制造业如何先行等内容。他指出装备制造业现状是:产能过剩;对引进技术、进口设备形成依赖;科研开发能力弱;行业封闭发展;自主创新屡遭挫折。他指出,质量问题是企业的责任,政府要依法追究企业的质量责任,并建立相关的消费者责任法。
ZG工业经济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熊梦就协会等行业组织机构如何帮助企业了解、实施ZG制造2025,在其主旨演讲中介绍了ZG工经联当前开展的建立行业智库等工作。据他介绍,国家高层领导不久前对ZG工经联做出批示:希望各行业协会为推进ZG制造2025发挥更大作用。
6月26日下午,第十一届ZG工业论坛移师人民大会堂继续进行。ZG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在所作的主题报告中表示,装备、机械、电信产品要发展智能制造、采用国际标准,提高基础零部件、元器件自给率。装备制造领域应发挥优势、扩大开放,高铁、电力、电信、工程机械等优势产业要带头“走出去"。
工业和信息化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也在今天下午的论坛上发表了主旨演讲。他指出,新的经济形态和产业模式,已成为推动新一轮工业革命和“数字经济"转型的动力;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正在酝酿新的重大变革。这些将推动制造业各领域技术持续突破、不断融合、加速应用,并引发制造业发展理念、技术体系、制造模式和价值链重大变革,将为我国制造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专家与企业共商如何落实ZG制造2025
第十一届ZG工业论坛继续上年的做法,设置了行业专家与企业的互动访谈环节,参与访谈的嘉宾包括ZG工业经济联合会副秘书长高家明、发改委产业经济专家胡春力、ZG工业设计协会副秘书长田文苖、ZG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万里、沈阳鼓风机集团董事长苏永强、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公司副总裁王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