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一体化污水地埋式处理设备我们小宇环保的设备被广泛应用于生活及医院的各类污水,选取操作方便管理方便的工艺,运行费用超级省,只需一人就可以维护!
白山一体化污水地埋式处理设备,只要购买了我们公司的设备,所有的配件都由我公司负责提供。
不要再犹豫啦,白山一体化污水地埋式处理设备,小宇环保的大门向您一直敞开。

整体联机运行调试
一、整体运行前的必要条件
1.各主要设备单机调试运行合格。
2.氧化沟、二沉池、管道灌满水。
二、系统整体运行的流程
污水先入粗格栅,再由污水提升泵的4台潜污泵,经钢管D325将污水提入细格栅及沉砂池。自细格栅出来的污水随钢管D480流入四沟式氧化沟,然后延D530钢管流入二沉池,经处理后,由钢管D426流入接触池,从接触池出来的水基本上达标,经流量计,排出河。二沉池中的污泥由污泥泵站的污泥回流泵(Q=210m3/h)通过钢管D219抽入泵房,由钢管D89排入污泥池。污泥浓缩后,再由脱水机脱水后,由车运走。
三、 污水系统运行概述
1.预处理(包括粗格栅池、进水泵站、细格栅池及旋流沉砂池) 粗格栅池内安装2台格栅除污机。污水中的较大的杂物,如树枝、塑料袋等在此处得以去除,且能够起到保护下阶段设备的作用。机械格栅的工作根据粗格栅前后的液位差由PLC自动控制清污动作,同时设置定时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污水提升泵站内安装4台潜水污水泵,将污水提升至细格栅池,潜水泵的工作依据泵站内的水位而设定的程序实现自动控制。粗格栅池及污水提升泵站其它安装设备主要有启闭机、电动葫芦等设备。
细格栅池内安装回转式细格栅除污机2台(D=1640mm,b=6mm),污水中较细的杂物在此得以去除,细格栅的工作根据细格栅前后的液位差由PLC自动控制清污动作,同时设置定时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污水沿切线方向进入沉砂池,旋流沉砂池通过机械搅拌产生水力涡流,使泥砂和有机物分离以达到除砂的目的,气提抽砂与砂水分离机联动工作,将污水中砂粒分离出来。细格栅池及旋流沉砂池其它安装设备主要有螺旋输送机、旋流池搅拌设备、罗茨风机等设备。
2.生物处理设备安装概况 自沉砂池出来的污水经钢管D480流入四沟式氧化沟,然后流入二沉池,经过与加氯加药车间生产的氯化气混合消毒后进入接触池即可达标,经流量计后排放进入河。氧化沟主要包括的设备安装为潜水搅拌器、曝气转盘等设备。
3.污泥处理 为了保持氧化沟中污泥浓度不变, 过多的污泥必须要排走。剩余污泥由污泥泵转送到脱水机房。
在脱水机房,首先由2台螺杆泵将剩余污泥与絮凝剂混合,再把它们送入带预脱水的带式脱水机脱水。干滤饼的干固含量可望达到20%以上。这种脱水后的污泥外运填埋。 在脱水机房中,考虑安装两套反冲洗水源,一套为出水池来水,另一套为自来水,正常情况采用处理后的清水作脱水机反冲洗水源。
4、药剂制备车间设备安装情况 药剂制备车间主要由溶解罐、隔膜计量泵、STJ型推进式搅拌机、电动葫芦、轴流风机等。
5.污泥浓缩池、污泥脱水机房设备安装情况 污泥脱水机房主要设备为离心脱水机、污泥切割机、污泥流量机、污泥进料泵、螺旋输送机、絮凝剂制备系统、絮凝剂添加泵、污泥浓度计等。
设备优点
1、一体化养殖污水处理设备由一个或多个单元经现场联接组合而成,体积小、重量轻,易于运输,方便安装;
2、采用玻璃钢、碳钢、不锈钢防腐结构,具有耐腐蚀、抗老化等优良特征,使用寿命长达20年以上;
3、节省用地,不需要建房及采暖、保温。zui大限度地实现了设备的集成,减少占地面积;
4、无污染、无异味,减少二次污染;
5、不收污水量的限制,机动灵活,可单个使用,也可多个联合使用。
6、整个处理设备配有自动控制单元和故障报警装置,运行安全可靠,平时一般不需要专人管理,只需适时地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管理费用小。
运行管理
膜组件的标准运行条件如表7-1所示。
为了保持良好的处理能力,必须确保MLSS浓度、黏度、DO(溶解氧)及pH等处理条件在合适的范围。
原水中含有较多的夹杂物或粗粒的SS(悬浮物质),以及油脂成分比重较大时,必须进行适当的前处理。
又,必须添加消泡剂来除去膜分离槽内的泡时,请使用不易积垢的酒精类消泡剂。
此外,并不是适合各种废水处理的条件范围。使用环境(特别是污泥性状)不同时,可能会有所差异。
钢筋工程
(1)钢材要求: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说明书和试验报告单;每捆钢筋有标Pai,进场应分批号、分直径进行—一验收,分类堆放,并按规范及有关规定取样做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2)技术人员和钢筋班组充分熟悉图纸规范及图纸会审记录,按图示尺寸放样,规格、型号、数量分类统计。
(3)钢筋表面的浮锈、油污、泥土采用卷扬机冷拉去除并调直,按不同规格堆放整齐。
(4)弯起钢筋及钢筋弯头严格按图纸及规范施工,箍筋制作在图纸无特殊要求外,应与受力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处,应由受力筋方向错开设置且注意与保护层的关系。
(5)在柱中竖向钢筋搭接时,角部弯钩的平面与模板的夹角,矩形柱为45度,圆形柱钢筋的弯钩平面应与模板的切面垂直,中间钢筋的弯钩平面应与模板面垂直。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浇筑小型截面柱时,弯钩平面与模板的夹角不得小于15度。
(6)钢筋的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a、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zui大弯矩处。
b、受拉区域内,I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
c、钢筋直径不大于12mm的受压I级钢筋末端,以及轴心受压构件可不做弯钩,但搭接长度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d、电弧焊搭接焊缝要饱满,电渣用小锤敲处,单面焊搭接长度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双面焊搭接长度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每批钢筋焊接搭接要取样送实验室做试验。
(7)电焊工须持证上岗,严格按规范要求操作,防止出现夹渣、裂纹、未焊通等现象
管道冲洗
1、管网冲洗所采用的排放管道,应与可靠的排水系统连接,并应保证排放畅通和安全,排水管道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被冲洗管道截面面积的60%。
2、管网冲洗的水流速度不宜小于3m/s,出其流量不宜小于表《水冲洗流量》的规定,当施工现场冲洗流量不能满足要求时,应按系统的设计流量进行冲洗,或采用水压气动冲洗法进行冲洗。
表《水冲洗流量》
管道公称直径(mm) 300 250 200 150 125 100 80 65 50 40
冲洗流量L/s 220 154 98 56 38 25 15 10 6 4
考虑到实际施工中,往往满足不了3m/s冲洗流速的条件,故作了较灵活的规定,要求其冲洗结果必须符合规定。
3、冲洗应连续进行,当出口处水的颜色、透明度与入口入水基本*时,冲洗方可结束。管网冲洗的水流方向应与使用时管网的水流方向*。管网冲洗结束后,应将管网内的水排除干净,必要时可采用压缩空气进行吹干。系统冲洗合格后,及时将存水排净,有利于保护冲洗成果;如系统需经长时间投入使用,即应用压缩空气将其管壁吹干,并加以封闭。
线路敷设
1、电缆在任何敷设方式及其全部路径条件的上、下、左、右改变部位,其弯曲半径应为电缆外径的10倍。
2、电缆敷设时,应从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磨擦拖拉。电缆外观应无损伤,绝缘良好、电缆绞拧、护层折裂等机械损伤。电缆敷设前应用500V兆欧表进行绝缘电阴测量,阴值不得小于10MΩ。
3、电缆在灯具两侧预留量不小于0.5m。
4、电缆之间、电缆与管道之间平行和交叉时zui小净距应符合相关规定。
5、电缆埋设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a、绿地、车行道下不小于0.7m;
b、人行道下不小于0.5m。
6、硬质塑料管连接应采用插接,其插入深度宜为管子内径的1.1—1.8倍,在插接面上应涂以胶合剂粘牢密封。
7、基础坑开挖尺寸应符合设计规定,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基础内电缆护管从基础ZX穿出并应超出基础平面30—50mm。
8、坑回填应每回填300mm厚度夯实一次,夯实程度达到原状土密实度的80%及以上。
污水处理系统的调试
1、生化处理系统工艺调试
工艺调试是污水处理站投产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是发现并解决设备、设施、控制、工艺等方面的问题,使污水处理设施能投入到正常运行;2.是实现工艺设计目标,即出水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3.是确定符合实际进水水量和水质的各项控制参数,在出水水质达到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运行成本。
调试的主要内容有:*、带负荷试车,解决影响连续运行的各种问题,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础;第二、生物膜培养和驯化,主要是积累处理所需微生物的量并使生物膜适应现有的水质;第三、确定符合实际进水水质水量的工艺控制参数,在确保出水水质达标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能耗。
2、带负荷试车
在确定以上各步工作准备到位的情况下,听从指挥安排,逐步开启水处理设备、管道中间的所有阀门和其他关联的附件,操作过程要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在调试期间可按相关操作规程和现场调试指令执行,调试结束后进一步完善所有各项操作规程),各专业人员要适时观察和检查各处理单元及设备的运行情况,按工艺流程顺序启动其它设备。
3、主要水处理单元生物膜的培养
本水处理系统中的是该系统的主要处理单元,必须对水处理单元进行生物膜的培养才能保证整个工艺系统的正常运行。即要在缺氧池、接触氧化池内实现活性污泥的挂膜,形成生物膜,具体视现场情况(一般以处理后的出水水质达到设计要求来确定)确定。
a、生物池内*次作为原基菌水质应该采取生活污水和同类污泥菌进行驯化,调节PH值(6—9),即污泥澎胀活性后进行挂膜培养。
b、一般一个培驯周期为十五天,视生物相形成情况投加营养水原及物料,增加溶解氧的释入,定时观测活性污泥负荷及澎胀比例(水:泥为20—30%)。
c、达到(b)或载体形成生物膜,开始增添适量原生产污水,须约两周时间稳定水质逐步达到满负荷运转,同时应加大活性污泥回流,保持充足的污泥比例(15—20%)。
d、应定时定量开闭风机,测定溶解氧指数和微生物相的形成及活动情况,同时注意风机温度,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e、每天检测一次微生物种类、物相、挂膜情况,定时定量补充养料,测定水质变化,确保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