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线组采用先进的高速星绞机生产,每根单线均为主动恒张力放线,特有的绞合预扭装置、开线器等针对产品性能指标的独特设计,预扭装置能有效地降低因绝缘偏心造成的电容耦合系数,使电容耦合系数达到zui小值;精确的扎纱张力即要保证四线组结构的对称稳定性,又不能使皮-泡-皮结构绝缘层变形和损伤;四线组绞合的节距精度、线序、外径控制等均是本工序的关键环节,也是影响产品性能指标的关键因素。
3.四线组单元屏蔽
内屏蔽电缆中四线组单元用铜带纵包实现电磁屏蔽的目的,并沿铜带表面加添了一根铜导线作为排流线,以确保屏蔽层在电缆敷设施工和长期使用中具有稳定可靠JYP2V平原计算机电缆-电缆厂家的屏蔽性能。
4.成缆
为了改善电缆的串音指标,在成缆工序中合理设计、匹配绞合节距,并实现完全退扭绞合,降低了线间直接系统性耦合,达到减小串音的目的
多达四种的不同结构、不同尺寸的成缆单元,在绞制过程中如何保证缆芯的圆整、结构稳定、紧凑是成缆工序的关键,同时必须保证缆芯的线序与组序完全正确。
5.电缆铝护套JYP2V平原计算机电缆-电缆厂家
电缆铝护套为采用氩弧焊技术进行铝带纵包形成铝护套。为了防止铝护套在使用过程中的电化反应,生产过程中对铝护套表面进行涂覆。
铝护套电缆为干线使用电缆,用量zui大,因而铝护套工序的产能和质量也是该产品制造过程的关键环节。用氩弧焊技术生产的电缆铝护套,焊接质量稳定可靠,可完全经得起按相关标准进行的弯曲试验、扩口试验和气密性试验。
性能指标
与普通铁路信号电缆相比,铁路数字信号电缆通过结构的设计和工艺措施,工作电容由50nF/km降低到29nF/km,电容耦合K1平均值由141pF/km降低到81pF/km,同时增加了阻抗、衰减、串音等二次传输性能指标。虽然产品质量具有很大的优势并在技术方面有所突破,但根据实际检测与现场使用情况,产品在以下性能指标方面还需更进一步改进完善。首先,产品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导体混线、断线与氧化;其次,绝缘层的抗张强度、断裂伸长率、抗压缩性能的改进提高;zui后,现标准中部分二次参数的范围设定并不理想,相关联二次参数及各频率点指标很难匹配到理想中值
特别是绝缘强度,是目前用户(铁道部各工程单位)、产品质量监督检测ZX与生产厂家之间存在分歧并非常关注的问题,这不仅是线缆制造企业面临的一个新的技术难题,同时会因绝缘强度的改进造成产品结构尺寸、性能指标与现行标准出现较大的偏差。
铁路信号电缆缆产品同时兼有上宽带网、IPTV、传输、传真、、防盗报警等多种信号功能,随着智能大楼、计算机产业化和信息高速公路工程的快速发展,人们更加对办公信息化和家庭信息化的需求和依赖,对金属线缆的需求将日益高涨,是金属线缆的发展方向。
由于铁路信号电缆市场容量的扩大,传统的铁路信号电缆市场规模预计会保持每年3000万芯公里左右的用量。一些特种电缆如铁路信号电缆、船用电缆、汽车电线、矿用电缆、海上采油平台电缆等会有较大的需求增长。如铁路信号电缆行业,根据国家2008年调整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复线率和电化率分别达到50%和60%以上,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结构清晰、功能完善、衔接顺畅的铁路网络,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家铁路网建设中,铁路信号电缆应用广泛,在轨道交通建设中也有大量应用,是高速铁路及轨道交通建设不可或缺的电缆产品。
我国自2011年起,已经跃居世界*大线缆制造国,也被称为电线电缆消费增长zui快的国家,但不得不正视的是,目前我国人均电线电缆消费水平仅为发达国家的五分之一,相当于拉美国家水平,造成国内电缆行业的产能过剩。未来随着铁路信号电缆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将极大拉动国内电缆行业的发展,为国内电缆生产企业开辟一片新的天地。
本产品适用于额定电压交流750V或直流1100V铁路信号系统轨道电路、列控自动装置和超速防护系统地面设备、计轴、车站电码化、微机联锁、计算机监测、调度集中、调度监督、大功率电动转辙机等有关信号控制装置和设备之间传输控制信息,监测信息和电能,可做为DMIS底层系统数字信息和的传输通道。 当用于ZPW—2000、UM71无绝缘轨道电路自动闭塞时,传输距离可达10km。其中内屏蔽铁路数字信号电缆,对传输四线组进行了单独屏蔽(分A型、B型,结构及电缆组序排列见示意图),因而提高了电缆近端串音衰减,有效解决了在同根电缆内传输相同频率的铁路信号信息时,各传输线组之间的干扰防卫问题。达到信号系统及设备之间,同缆同数量级电平的同频信息及zui高2Mbit/s数字信息传输。同时可在铁路电气化和非电气化区段使用。 本电缆除基本型外还有阻燃型、防白蚁型、耐寒型、高屏蔽型等用于特殊环境的产品。 在电缆制造工艺方面,电缆主要原材料选用与IEC国际标准规定基本*。绝缘导电线芯采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皮-泡-皮物理发泡三层共挤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