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特性
电缆通过GB12666.6《电线电缆耐火特性试验方法》(等同IEC331)
A级(火焰温度950~1000℃,持续供火时间为90min)
B级(火焰温度750~800℃,持续供火时间为90min)
根据用户要求,可按GB12666.6 A、B任一级标准通过耐火试验。
目前阻燃剂的用量中氢氧化铝占居首位。(郴州)(KF46F200控制电缆)(名流置业)有机阻燃剂的选择有机阻燃剂品种很多有磷系列的阻燃剂和卤素系列的阻燃剂本课题筛选溴系阻燃剂因为溴系阻燃剂用量少阻燃效果好毒性也小。
含溴阻燃剂的高聚物遇火受热发生下列分解反应溴离子与 高聚物反应生成与活性很强的自由基应一方面使溴离子得以再生另一方面使自由基的浓度减少使燃烧的 连锁反应受到YZ燃烧速度减慢甚至停止燃烧。已筛选出一种金属络合物只要添加就能起到自熄的作用。其自熄机理为阻燃性能
电缆通过GB12666.5《成束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方法》(等同IEC332—3)
A类(试样应使可燃体积为7l/m,火焰持续燃烧时间为40min)
B类(试样应使可燃体积为3.5l/m,火焰持续燃烧时间为40min)
C类(试样应使可燃体积为1.5l/m,火焰持续燃烧时间为20min)
屏蔽层一点接地的情况下,当信号源浮空时,屏蔽层接地点应在计算机侧;当信号源接地时,接地点应靠近信号源的接地点。 既然控制电缆屏蔽接地的原由很清楚,国家的标准规范很明确。

那屏蔽电缆的施工具体方法是什么呢?目前设计的施工蓝图上基本对接线工艺不进行任何具体说明,电缆屏蔽层与引出线(黄绿多股线)是用焊接,还是压接,还是缠绕?各建设单位方法不一。二次接线历来是采用搭接缠绕,即将接地黄绿线的线芯缠紧在屏蔽层上,用PVC绝缘胶带绕紧绕实后外加热缩套热缩的做头方式。这种施工工艺的缺点因黄绿线的线芯与屏蔽层的接触是铜间接触面,时间久会在其表面形成一层氧化铜。氧 化铜没有自由移动的电子和离子,呈绝缘体结构,将直接增大接触阻值,使得屏蔽接地失去功效。因此目前的施工工艺上,我们采用了增加焊接的方式,即在原来缠绕的基础上进行洛铁烫锡,虽然增添了一道工序,但增强了接触的可靠性,排除了可能带来的质量上缺陷。而对于双层屏蔽的控制电缆而言,应将zui外层屏蔽两端通过黄绿线引出接地,内层屏蔽一端引出在等电位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