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是一种观察关节内部结构的直径5mm左右的棒状光学器械,是用于诊治关节疾患的内窥镜。关节镜在一根细管的端部装有一个透镜,将细管插入关节内部,关节内部的结构便会在监视器上显示出来。因此,可以直接观察到关节内部的结构。关节镜不仅用于疾病的诊断,而且已经广泛用于关节疾病的治疗
订购热线:13588283135
![](http://item.yiqi.com/pic/ConPic/3/637079431371025478.JPG)
关节镜的基本构造是一个光学系统,ZY是采集图象的棒镜系统,周围是导入光源的光导纤维,外面是金属保护鞘。由关节镜镜头、摄像头、主机、显示器和冷光源等组成。关节镜镜头为长20余厘米,粗4-5毫米的细棒,用来插入关节腔,棒内含一组光导纤维和一组透视,光导纤维将光线传入关节,透视则将关节内的影像传出。在关节外,一根光缆将光导纤维与冷光源相连接,这样冷光源可以照亮关节;一个摄像头将透镜与主机和显示器相连接,从而把关节内的影像反映到显示器上。通过在皮肤上建立约0.8mm~1.0cm微小切口,将关节镜放入关节内,并在其后方接驳摄像和显示设备,可直接观察关节内形态和病变,并通过使用特殊器械,对关节内疾病进行ZL,从而避免许多关节切开手术。
1. 诊断作用
首先,关节镜可用于检查关节腔内各种病变,对关节内各种组织结构的状况进行详细评估及记录,某些关节病变,如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具有特征性关节镜表现,几乎可以得出诊断。同时,还可获取关节液或病变组织,在关节镜监视下进行活检取病理组织,进一步行实验室检查和病理检查。
但是近年来各种无创性检查不断发展,尤其是B超、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的发展,临床上单纯以诊断为目的的关节镜已越来越少运用。但是关节镜可对病灶进行直视下观察和探查,并具有一定的放大作用,还可行动态观察,具有不可替代的优点,因此对于经过临床体检及各种辅助检查,长期不能明确病因的患者仍有应用价值。
2. ZL作用
除了对多种运动损伤具有ZL作用之外,关节镜技术在关节炎外科ZL中也可大显身手,发挥重要的作用。据文献报道关节镜技术可运用于骨性关节炎、炎症性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晶体性关节病、感染性关节炎和创伤性关节炎等多种关节炎的诊断和ZL。例如对于多种类型的滑膜炎可在关节镜下施行滑膜切除术,在膝关节可以通过后方入路,切除后方关节囊内的滑膜组织,达到全关节囊滑膜切除的目的。对于骨性关节可行关节清理术,去除游离体,切除撕裂的半月板,修整软骨面等。
3. 关节外领域的应用
关节镜技术由于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特别适合对病变部位形态要求高的患者群, 因而近年来逐渐拓展至关节腔外疾病的ZL。继镜下取钢板、清理肱骨外上髁炎与臀筋膜挛缩症陆续问世后,对髌前滑囊炎、髌前滑囊血肿、皮下血肿、大转子滑囊炎、冈上肌腱钙化症、腘窝囊肿、斜颈、关节外体表囊腔肿块采用关节镜下手术的方法进行的ZL也日益增多。随访结果显示,此疗法简便易行、瘢痕小、反应轻、恢复快,不仅可取得与开放手术同样的效果,而且避免了传统ZL方法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