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由“属”到“种”,398元起即刻体验鉴定菌群到种!(体验期 2015/4/15 – 5/31)菌群多样性鉴定16S rDNA测序在原核微生物中,16S rDNA因其序列在物种间的高度多样性,成为细菌分类学研究的“分子钟”。16S rDNA指的是基因组中编码核糖体16SrRNA分子的对应的DNA序列,基因全长1542 bp,由9个可变区和10个保守区组成。其中保守区反映了生物物种间的亲缘关系,而可变区则表明物种间的差异,且变异程度与细菌的系统发育密切相关。16S rDNA测序即是对16S rDNA特定可变区(可选择单可变区或是多可变区)进行PCR扩增,再结合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分析,帮助研究人员进行大规模鉴定群落组成,表达丰度,以及开展系统进化分析的方案。该方案因其无需分离培养细菌,实验操作简单,并可大规模鉴定特定生境中全部菌群而成为研究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方案。
菌群鉴定到“种”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基于丰富的数据库,16S rDNA测序配合专门开发的数据分析程序可以将菌群鉴定到分类学上“种”的级别。在医学研究中,将菌群鉴定到种的级别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因为这不仅可以鉴定出某种传染病的关键致病菌种,还可以帮助临床医生选择适合的抗生素,以及确定ZL持续的时间和制定传染控制程序。在农业生产中,牲畜、农作物的生长既离不开与菌群的共生作用,也时常受到多种不同病菌的侵染而影响发育,减产,甚至造成死亡,如鉴定出引起某一病害的关键或是占主导的菌种,缩小致病菌范围,将显著促进开发出更有针对性的控制策略。然而,目前国内大部分的研究人员采用的技术方案或是科技服务仍普遍鉴定到属(Genus),这极大限制了对关键菌或优势菌展开进一步的功能研究。
联川生物率先将菌群鉴定精细到种联川生物(美国LC SCIENCESZG公司)依托丰富的项目研发经验,勇于创新的精神,率先将行业通行的16S rDNA测序菌群从鉴定到“属(Genus)”的级别,提升至鉴定到“种(Species)”的级别,帮助科研人员更精细地定位关键菌种,利于快速开展后续的功能研究。
技术优势
1. 国内SJ提供16S rDNA测序菌群鉴定到“种”。
基于版Greengene和自建数据库,结合自主开发的分析注释工具,鉴定菌种多达4414个种,覆盖2106个属。
2. 国内率先提供16S rDNA双可变区(V3+V4)测序,扩增引物经过反复优化可以扩增出绝大部分已报道的细菌和古生菌,使菌种鉴定更丰富更准确
3. 群落多样性分析内容丰富,菌群鉴定、丰度与结构分析,系统进化分析等,通通齐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