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特蓄电池BT-MSE-600/2V600AH电动工具
赛特蓄电池电源有限公司是国内较早研发和生产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的企业之一。 公司创建于1997年,座落在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占地总面积2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0多平方米。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现有资产7000万元元,年产值达1.5亿元以上。
- 在使用UPS供电系统的过程中,人们往往片面地认为蓄电池是免维护的而不加重视。然而有资料表明,因蓄电池故障而引起UPS主机故障或工作不正常的比例大约为1/3。由此可见,加强对UPS电池的正确使用与维护,对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降低UPS电源系统故障率,有着越来越重要的意义。除了选配正规品Pai蓄电池以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正确地使用与维护蓄电池:
(1)保持适当的环境温度。影响蓄电池寿命的重要因素是环境温度,一般电池生产厂家要求的环境温度是在20℃~25℃之间。虽然温度的升高对电池放电能力有所提高,但付出的代价却是电池的寿命大大缩短。据试验测定,环境温度一旦超过25℃,每升高10℃,电池的寿命就要缩短一半。目前UPS所用的蓄电池一般都是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设计寿命普遍是5年,这在电池生产厂家要求的环境下才能达到。达不到规定的环境要求,其寿命的长短就有很大的差异。另外,环境温度的提高,会导致电池内部化学活性增强,从而产生大量的热能,又会反过来促使周围环境温度升高,这种恶性循环,会加速缩短电池的寿命。
(2)定期充电放电。UPS电源系统中的浮充电压和放电电压,在出厂时均已调试到额定值,而放电电流的大小是随着负载的增大而增加的,使用中应合理调节负载,比如控制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使用台数。一般情况下,负载不宜超过UPS额定负载的60%。在这个范围内,蓄电池就不会出现过度放电。
UPS因长期与市电相连,在供电质量高、很少发生停电的使用环境中,蓄电池会长期处于浮充电状态,时间长了就会造成电池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活性降低,加速老化而缩短使用寿命。因此,一般每隔2~3个月应完全放电一次,放电时间可根据蓄电池的容量和负载大小确定。一次全负荷放电完毕后,按规定再充电8小时以上。
(3)利用通讯功能。目前,绝大多数大、中型UPS都具备与微机通讯和程序控制等可操作功能。在微机上安装相应的软件,通过串/并口连接UPS,运行该程序,就可以利用微机与UPS进行通讯。一般具有信息查询、参数设置、定时设定、自动关机和报警等功能。通过信息查询,可以获取市电输入电压、UPS输出电压、负载利用率、电池容量利用率、机内温度和市电频率等信息;通过参数设置,可以设定UPS基本特性、电池可维持时间和电池耗尽告警等。通过这些智能化的操作,大大方便了UPS及其蓄电池的使用管理。
(4)及时更换损坏的电池。目前大中型UPS配备的蓄电池数量,从3只到80只不等,甚至更多。这些单个的电池通过电路连接构成电池组,以满足UPS直流供电的需要。在UPS连续不断的运行使用中,因性能和质量上的差别,个别电池性能下降、储电容量达不到要求而损坏是难免的。当电池组中某个或某些电池出现故障时,维护人员应当对每只电池进行检查测试,更换损坏的电池。更换新的电池时,应该力求购买同一厂家同一型号的电池,禁止密封电池和非密封电池、不同规格的电池混合使用。
外形尺寸(mm) | 参考重量 ( kg ) | 端子 | | | | 长 | 宽 | 高 | 总高 | 形式 | | | | BT-MSE-50 | 2 | 50 | 161 | 50 | 166 | 166 | 3.00 | F36 | BT-MSE-100 | 2 | 100 | 171 | 72 | 205 | 229 | 6.20 | F14/F39 | BT-MSE-200 | 2 | 200 | 173 | 110 | 329 | 363 | 13.6 | F18/F29 | BT-MSE-300 | 2 | 300 | 171 | 151 | 330 | 366 | 19.7 | F18/F29 | BT-MSE-400 | 2 | 400 | 212 | 177 | 329 | 367 | 27.4 | F18/F29 | BT-MSE-500 | 2 | 500 | 243 | 173 | 330 | 365 | 32.0 | F18/F29 | BT-MSE-600 | 2 | 600 | 302 | 176 | 331 | 366 | 39.7 | F18/F29 | BT-MSE-800 | 2 | 800 | 411 | 176 | 331 | 367 | 53.5 | F18/F29 | BT-MSE-1000 | 2 | 1000 | 475 | 175 | 329 | 367 | 64.7 | F18/F29 | BT-MSE-1500 | 2 | 1500 | 401 | 351 | 342 | 383 | 102 | F28 | BT-MSE-2000 | 2 | 2000 | 490 | 350 | 343 | 382 | 134 | F18/F29 | BT-MSE-3000 | 2 | 3000 | 712 | 353 | 341 | 383 | 200 | F28 |
|
|
赛特蓄电池BT-MSE-600/2V600AH电动工具
- 企业环保意识薄弱生产污染没得到解决
“自2005年以来,全国各地已经发生了至少27起与铅蓄电池生产和回收行业有关的严重的集体铅中毒事件,仅2011年上半年就发生6起。”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ZX理事张弘说。其中,浙江省一家生产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电池的工厂附近的居民,至少有300人被查出血铅浓度超标,高出正常值指标的7倍。2011年安徽省发现的一起铅中毒事件中,有100多名儿童被发现血铅含量超标。
据记者了解,铅蓄电池行业中小企业多为组装企业,技术难度和资金门槛低,生产设备、环保设施投入不足,职业卫生防护制度不健全。一些家庭作坊式的小组装企业甚至证照不齐,产品质量没有保证,造成污染事故时有发生。
针对此种情况,铅酸电池生产企业应增强环保意识,自觉的完善相应的环保设施,完善节能减排的相应措施,对自己也对他人的生存环境负责。对于不配合的企业,相关部门须坚决予以取缔,严惩不怠,这样才有警示作用。
回收处理问题多相关体系亟待健全
环保组织调查显示,我国铅酸蓄电池的有组织回收率不足30%。电池中所含的各种金属,如钢、锌、锰、镍、钴等,得不到有效合理的再利用。导致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是,各地城乡垃圾管理部门或电池生产者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电池回收体系,且相关体系建设的资金来源不明晰。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我国废铅资源的回收还没有全国性的回收网络,市场不规范,“回收处于一种无序状态,多家收购、多管齐下,分散经营”的状态。从事铅酸蓄电池回收的部门有数以万计的个体私营收购者、蓄电池零售商和制造企业、再生铅企业、汽车维修店以及物资回收公司和物资再生利用公司。其中,回收的主力军是大量个体从业者,其回收量超过一半以上,大约占60%。同时,在回收加工过程中,污染情况也十分严重。据了解,一些小型再生铅厂的回收生产工艺还基本停留在原始的火法工艺,缺乏收尘设施,环境污染严重,铅的回收率仅为85%,其余15%的铅以废渣或废气的形式排入环境。
专家建议,对废旧铅酸蓄电池的回收、拆解、再生过程加强控制,首先要尽快完善与之相关的法令、法规,建立一整套完整系统的回收体系,这是必不可少的。在这方面可以借鉴欧美的“谁生产、谁回收”,集中处理的模式,生产者、销售者负责回收废旧蓄电池,由专门的冶炼企业集中冶炼。
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优胜劣汰
准入门槛低是国内铅酸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2012年7月,《铅酸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正式实施,该条件提高了行业准入门槛,使得相当多的中小型企业将被拒之门外。据环保部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0月,全国在生产铅蓄电池企业已由原有的3000多家减至253家左右。行业准入条例的实施后,技术水平低、生产工艺落后,环保和防污投入缺失的中小企业被淘汰出局,这也为剩下的优质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使得我国的铅酸电池行业正逐渐向高壁垒、高集中度转变。
整体来说,铅酸电池的环保整治,落后产能的淘汰,以及行业准入条件的落实都将是一个较长的过程,行业集中的提升也将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
引入公众监管机制共同监督管理
环保组织还建议,由环保部、发改委和住建部牵头建立或指导各省、市、自治区相关部门建立废电池回收处理专项基金。该基金的管理过程应包含生产者、回收者、处理者、民间组织、科研机构和媒体的代表。在基金创建之初,各级政府应适当进行投入,保证启动工作的顺利展开。同时,引入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共同监督废电池回收和处理过程,并逐步淘汰对环境和健康影响很大的废电池不当拆解和利用活动。
从目前的形式来看,国内铅酸电池的污染整治之路充满艰辛,但是我们相信只要相关法规标准日渐健全,企业真正提高环保意识,相关主管部门责任落实到位,再辅之以生产许可证等市场准入制度和公众监督机制的配合,我国铅酸电池制造及回收业的环境污染问题一定会得到妥善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