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链轮闸门的主要零部件(滚轮、承载走道、非承载走道)的制造应满足下列要求:
1 主要零部件的毛坯材料应满足本标准有关规定。
2 主要零部件尺寸公差可参照GB1800按IT6~IT8级精度选用,其表面粗糙度Ra≤3.2mm。
3 当设计要求对承载走道进行表面热处理时,热处理工艺不但应满足表面硬度要求,同时应满足硬度分布要求。
7.4.4 滚轮和轴套应按图样要求的配合公差加工:轴套内孔公差带按GB1801规定应不低于H8级精度要求,其圆柱度公差为尺寸公差的1/2;滚轮组装好后,应转动灵活,无卡滞现象,滚轮踏面圆跳动可按GB1182规定应不低于9级精度要求。
7.4.5 滑道支承和轴承材料应符合设计图样的规定,常用的压合胶木、增强(填充)四氟板材、铜塑复合材料、自润滑铜合金支承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及技术要求参见附录M。
7.4.6 滑道支承夹槽底面与门叶表面的间隙应符合表7.4.6的规定。
表7.4.6 滑道支承夹槽底面与门叶表面的间隙 mm
序号 | 间隙性质 | 间隙数值 |
接触表面未经加工 | 接触表面经过加工 |
1
| | D 应不大于1.0,每段长度不超过200,累计长度不大于滑道全长的20% | D 应不大于0.3,每段长度不超过100,累计长度不大于滑道全长的15% |
2
| | D ≤0.5,b≤l/10(累计长度不大于滑道全长的50%) | D ≤0.3,b≤l/10 (累计长度不大于滑道全长的25%) |
7.4.7 供应巴中铸铁镶铜闸门(提板闸门)闸门的主支承行走装置或反向支承装置组装时,应以止水座面为基准面进行调整。所有滚轮或支承滑道应在同一平面内,其平面度允许公差为:当滚轮或滑道的跨度小于或等于10m时,应不大于2.0mm;跨度大于10m时,应不大于3.0mm。每段滑道至少在两端各测一点,同时滚轮对任何平面的倾斜应不超过轮径的2/1000。
7.4.8 供应巴中铸铁镶铜闸门(提板闸门)滑道支承与止水座基准面的平行度允许公差为:当滑道长度小于或等于500mm时,应不大于0.5mm;当滑道长度大于500mm时,应不大于1.0mm。相邻滑道衔接端的高低差应不大于1.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