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其他品牌
货号
20HR
规格
12V24AH
供货周期
现货
主要用途
UPS电源蓄电池,直流屏蓄电池
应用领域
地矿,能源,铁路/船舶/交通,军队/公安/司法,电池/电源
OTP蓄电池6FM-24/12V24AH免维护电力系统
电池放电反应为
从反应式中可以看出,硫酸不仅传导电流,而且参与电化学反应,放电时硫酸不断减少,生成PbSO4↓和水。
蓄电池放电后,如果没有及时地充电或没有充满电,放电产生的硫酸铅就会结晶转化成不可逆的硫酸铅晶体,导致极板硫化,电池落后。
蓄电池的活化
蓄电池充电反应为
蓄电池的充放电过程是将脉冲充电分成一个或几个阶段,严格按照蓄电池充电特性曲线进行自动充电,设计的充电模式是“恒流→(均充稳雁值)定压减流_(自动判别转为)恒流放电”三波段式使电解液降温等。这种方法比较理想,可以消除硫化。
对蓄电池进行脉冲充电和恒流放电反复循环,将其内部的硫酸铅晶体激活,提高硫酸密度和质量百分浓度,随着活化修复的加深,使电池硫酸密度达到1.30g/cm3,质量百分浓度达到39.l%,电解液中硫酸铅的溶解与沉淀处于平衡状态
型号 | 额定 电压 (V) | 10HR 1.80V/C | 5HR 1.75V/C | 1HR 1.75V/C | 长(mm) | 宽(mm) | 高(mm) | 总高(mm) | 参考 重量 (kg) | 端子 类型 | 端子 布局 | 内阻 (mΩ) |
---|
6FM-7 | 12 | 6.5 | 5.6 | 4.2 | 151.0 | 65.0 | 94.0 | 100.0 | 2.50 | F1 | b | 26 |
6FM-17 | 12 | 15.8 | 13.6 | 10.2 | 181.0 | 77.0 | 167.0 | 167.0 | 5.75 | M5 | d | 14 |
6FM-24 | 12 | 24.0 | 19.2 | 14.4 | 166.0 | 126.0 | 174.0 | 174.0 | 8.90 | M6 | d | 12 |
6FM-38 | 12 | 38.0 | 30.4 | 22.8 | 198.0 | 166.0 | 175.0 | 175.0 | 13.5 | M6 | d | 8 |
6FM-65 | 12 | 65.0 | 52.0 | 39.0 | 330.0 | 173.0 | 171.0 | 176.0 | 22.6 | M8 | c | 7.5 |
6FM-100 | 12 | 100.0 | 80.0 | 60.0 | 329.0 | 172.0 | 217.0 | 222.0 | 29.0 | M8 | c | 5 |
6FM-120 | 12 | 120.0 | 96.0 | 72.0 | 407.0 | 173.0 | 236.0 | 236.0 | 36.0 | M8 | c | 4 |
6FM-150 | 12 | 150.0 | 120.0 | 90.0 | 532.0 | 207.0 | 214.0 | 219.0 | 48.5 | M8 | a | 3.5 |
6FM-200 | 12 | 200.0 | 160.0 | 120.0 | 523.0 | 240.0 | 225.0 | 230.0 | 58.5 | M8 | a | 3 |
6FM-240 | 12 | 220.0 | 204.0 | 144.0 | 520.0 | 269.0 | 204.0 | 208.0 | 70.2 | M8 | a | 2.2 |
6FM-280 | 12 | 255.0 | 238.0 | 168.0 | 521.0 | 269.0 | 220.0 | 224.0 | 76.0 | M8 | a | 1.8 |
RP1为限流电位器,若充电电流超过了RP1的设定值,则RP1ZX抽头的电压上升,使V的导通能力增强、内阻减小,使C4两端电压下降,VU和VT的导通角变小,从而将充电电流限定在额定范围内。
电流检测电阻RX起恒流作用,若某种原因使充电电流上升时,则RX上的电压降增大,使VT门极电位相对于阴极下降,VT的导通角减小,从而达到了恒流的目的。
保护电阻RF起分流作用,用来保护电流表。
S1为充电、放电选择开关,S2为充电控制开关,S3为电压表量程选择开关。将S1置于“放电”位置、S3置于50 V挡、关闭S2,在电池GB的正极与输出正端之间串接一只负载(如220 V、60 W的白炽灯泡),即可对GB进行放电。充电时,应将S1置于“充电”位置、接通S2、S3置于250 V挡,将GB的正、负极分别与输出正端、输出负端相接,接通交流220 V电源即可。
蓄电池组电压(放电终止电压)等于逆变器系统允许的输入电压加上额定条件下的电缆压降。单体电池电压 U 单终 (单体放电终止电压)等于蓄电池组电压除以蓄电池只数n,按下式计算,单体电池电压为
(3)蓄电池的平均放电电流 I 平均 (逆变器平均输入电流)
蓄电池带UPS逆变器时,蓄电池的平均放电电流 I 平均 等于逆变器平均输入电流
式中, I 平均 ——蓄电池的平均放电电流(A)(即UPS逆变器的平均输入电流);
P ——UPS输入有功功率(kW);
S ——UPS输出视在功率(kVA);
cosφ---UPS的负载功率因数;
μ ——逆变器效率;
U 平均 ——逆变器平均输入电压(V),即蓄电池放电期间的平均电压;
U 电缆压降 ——逆变器与蓄电池之间的电缆压降(V),逆变器距蓄电池很近时可以忽略。
OTP蓄电池6FM-24/12V24AH免维护电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