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描述腔肠素(Coelenterazine)是在水生生物中发现的一种发光基团(luminophore),是许多荧光素酶的作用底物,包括海肾荧光素酶(Renillareniformis luciferase, Rluc),分泌型膜锚定荧光素酶(Gaussia luciferase,Gluc)和薮枝虫荧光素酶(Obelia luciferase),和发光蛋白包括水母发光蛋白(Aequorin)的构成之一。其作用原理是以腔肠素为底物的荧光素酶,在含分子氧的条件下,氧化腔肠素产生高能量的中间产物,在此过程中发射蓝色光,光波长在450~480nm【见图1】。而甲虫(或萤火虫)荧光素/荧光素酶(FLuc)系统不同,其在含分子氧的条件下,还需要ATP和Mg2+的存在才能同时发光,光波长在550-570nm。正由于生物发光信号和底物的差异,RLuc常常与FLuc联合用于多重转录报告基因研究,或用作Fluc系统内萤火虫荧光素酶转染的内参。腔肠素应用甚是广泛,包括:1)活细胞或组织的钙离子检测;2)细胞或组织的超氧化物和过氧亚硝基阴离子(活性氧,ROS)化学发光检测;3)基因报告基因检测;4)动物活体检测;5)ELISA和生物发光共振能量转移(BRET)用于蛋白相互作用研究;6)药物高通量筛选(HTS);图1. 海肾荧光素酶(Rluc)催腔肠素发光的反应流程腔肠素h(Coelenterazine h,CTZ-h)是天然腔肠素(Coelenterazine native,CTZ-native)的脱羟基衍生物。CTZ-h形成的水母发光蛋白复合物比CTZ-native形成的水母发光蛋白复合物的荧光强度高10倍以上(发射波长~466nm,半衰期为0.6-1.2sec)。CTZ-h形成的水母发光蛋白复合物比天然发光复合物对钙离子灵敏度更高,是一种检测钙离子浓度微小变化的实用探针。另外,CTZ-h是海肾荧光素酶(Renillaluciferase,Rluc)的底物,适用于体内外报告基因分析。保存与运输方法保存:-20℃干燥避光保存,且保存于惰性气体内。至少一年有效。1) 本品特别开发适用于体内实验。若仅做体外实验,可使用我司提供的天然腔肠素(Coelenterazine Native)(#MX4606-1MG)或腔肠素h(Coelenterazineh)(#MX4608-1MG)。2) 发光蛋白与荧光素酶是完全不同的,比如腔肠素h(CTZ-h)适合用作海肾荧光素酶(Rluc)的底物,但不适合用作分泌型膜锚定荧光素酶(Gluc)的底物。天然腔肠素(CTZ-native)是WY适合分泌型膜锚定荧光素酶的一种报告基因底物。4) 操作步骤2. 将150μlInject-Diluent打入NativeCoelenterazine瓶内,使用针头和注射器上下吸打或低速涡旋,直至看到完全透明溶液,此时得到腔肠素溶液浓度为3.33mg/ml。如果溶液没有完全透明,用水浴锅或加热板在60-80℃加热几分钟,检查完全透明。3. 按下表1,用胰岛素注射器吸取15-75μl充分溶解的腔肠素h溶液(3.33mg/ml),通过尾静脉注射到动物体内。检查,排气,冲洗针头。使用胰岛素注射器的优势在于很低的液体滞留体积(<2μl)。缓慢注射。
温馨提示:不可用于临床Z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