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包括丙*葡聚糖凝胶S-500 HR在内,本公司的所有产品仅可用于科研实验,严禁用于临床YL及其他非科研用途!
产品名称:丙*葡聚糖凝胶S-500 HR
英文名称:Sephacryl S-500 High resolution
产品货号:Y13352
产品规格:150ml
CAS:65546-95-4
储存条件:RT
除了丙*葡聚糖凝胶S-500 HR(含20%-30%乙醇,球蛋白分离范围4×104~1×107;葡聚糖分离范围4×104 ~2×)北京厂家,我公司还供应以下相关产品:
名称:CM-葡聚糖凝胶C-25
货号:QN3989
规格:25g|100g
名称:聚酰胺(30~60目)
货号:QN3994
规格:500g
名称:钠型732阳离子交换树脂
货号:QN4049
规格:500g
钠型732阳离子交换树脂的使用方法:
1.树脂预处理。
732树脂是强酸性苯*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新树脂在使用前,需进行予处理。将准备装柱使用的新树脂,先用70-80℃的热水(清洁的自来水即可)反复清洗。开始浸洗时,每隔约15分钟换水一次,浸洗时要不时搅动,换水4-5次后,可隔约30分钟换水一次,总共换水7-8次,浸洗至浸洗水不带褐色,泡沫很少时为止。也可用10%氯化钠溶液浸泡树脂24小时,然后用清水冲洗至洗水无色为止。
2.酸处理。
酸处理zuì好在交换柱中进行,先用湿法装柱法将树脂放入柱内。用1N盐酸缓慢流过树脂,用量约为强酸阳树脂体积的2-3倍,每小时1.5倍床层体积流过。酸进完后,再浸泡1小时左右。然后用水冲洗,至出水PH为5左右为止。
3.碱处理。
用1N NaOH流过树脂,用量及流速与1相同。碱进完后,同样再浸泡1小时左右。然后用水冲洗,至出水PH为9左右为止。
4.转型。
若需用H型,则用1N盐酸或硫酸,将树脂转成H型,用量为树脂体积的3-5倍,流速与1相同。酸流完后,用去离子水冲洗至出水PH值为6以上时,即可投入使用。
若用Na型,则不必转型,于碱处理完成后,即可投入使用。但冲洗树脂用水需用去离子水。
5.再生。
再生前,先将树脂反洗至出水无色透明。
H型树脂用1N HCL、Na型树脂用1N NaoH(也可用8%的NaCL溶液)过柱,用量为柱脂体积的2-3倍,流速为每小时1倍床层体积。
再生液过完后,用去离子水洗柱至出水至中性,即可再次投入使用。
储存条件:RT
名称:辛基-琼脂糖凝胶H.P.
货号:QN4072
规格:25ml
储存条件:4~28℃
名称:苯基-琼脂糖凝胶CL-4B
货号:QN4076
规格:25ml
储存条件:4~28℃
名称:SP-琼脂糖凝胶HP
货号:QN4079
规格:100ml
储存条件:4~28℃
名称:葡聚糖凝胶G-150
货号:QN4081
规格:25g|100g|500g
葡聚糖凝胶是一种珠状的凝胶,含有大量的羟基,很容易在水中和电解质溶液中溶胀。G型的葡聚糖凝胶有各种不同的交联度,因此它们的溶胀度和分级分离范围也有所不同。葡聚糖凝胶的溶胀度基本上不因盐和洗涤剂的存在而受影响。
葡聚糖凝胶有不同的粒度。超细级的葡聚糖凝胶是用于需要极高分辨率的柱色谱和薄层色谱。粗级和中级的凝胶用于制备性色谱过程,可在较低的压力下获得较高的流速。另外,粗级也可用于批量工艺。
葡聚糖凝胶利用分子筛作用,进行多肽分离、脱盐、清洗生物提取液、分子量测定。
性状:白色微球,多孔
凝胶类型:凝胶过滤填料,亲水型凝胶
结构成分:交联右旋糖酐
粒径:40~120µm
工作PH值:2~10
操作温度:4~40℃
球蛋白分离范围:5000~300000
保存条件:4~25℃
化学稳定性:葡聚糖凝胶不溶于一切溶剂(除非它被化学降解)。它在水、盐溶液、有机溶剂、碱和弱酸性溶液中都是稳定的,在强酸中凝胶骨架的糖昔键被水解。长期接触氧化剂将破坏凝胶,因而应避免使用。
物理稳定性:葡聚糖疑胶并不熔融,可以在湿态、中性pH进行灭菌或在高压灭菌器120℃、30分钟而不影响它的色谱性质。干态的凝胶加热至120℃以上将开始焦糖化。葡聚糖凝胶的机械强度取决于交联度。
使用方法:1.葡聚糖凝胶预处理:
在室温下,将葡聚糖凝胶干粉浸泡于蒸馏水中至少24小时,并不断搅拌以保证凝胶溶胀,或者用蒸馏水煮沸至少1小时直至充分溶胀,凝胶体积不再变化。
注:在溶胀前,加入蒸馏水搅拌后使其自然沉降,沉降后若上层溶液中漂浮的凝胶碎片颗粒较多,需要重复多次漂洗将其除去,防止层析时阻塞凝胶柱,影响流速。
2.装柱:
将溶胀好的凝胶根据装柱要求一次性置入柱内,注意保持湿态装柱,并避免柱内产生气泡或断层; 装柱要均匀,可在凝胶耐受的操作压下装柱,装好的凝胶柱可以检测柱效,检测过滤柱装填是否合格。
凝胶层析分离度取决于柱高,为分离不同组分,凝胶柱床必须有适宜的高度:分级分离时,一般需要100cm左右长的层析柱,柱高与直径之比为20~100:1,柱高过高时,凝胶挤压变形阻塞会引起较大的反压,应当尽可能避免;分组分离(例如脱盐)时用短柱,柱高控制在40~50cm以下,柱高与直径的比约为5~10:1。
3.平衡:
上样前用平衡液平衡层析柱至少3~5个柱体积直到记录仪基线变得平稳为止(例如流出液的PH值等于上柱的Buffer的pH值);
4.上样:
分级分离时上样量一般为5%的柱床体积,我们建议初次上样控制在1~2%的床体积,视分离情况可以调整;脱盐时上样量可以达到20%的柱床体积。
样品溶液如有杂质或沉淀应过滤或离心除去,样品的粘度不能过高,否则影响分离效果。
5.洗脱方法:
可以用无盐水,也可以采用上柱时的缓冲液洗脱;在上柱缓冲液中加入NaCl等梯度洗脱或盐梯度洗脱也可以完全分离纯化;
6.在位清洗(CIP):
凝胶使用十次后作一次CIP,目的是去除柱床内沉淀的及顽固残留的蛋白。方法是以40cm/h用1M氢*化钠反向清洗四个柱体积,再以至少三个柱体积平衡缓冲液再生。
7.保存:
凝胶柱暂时不用,可将其回收,一般方法是将凝胶用水冲洗干净滤干,可加入0.02%叠dàn化钠防腐或用20%乙醇浸泡,以控制微生物生长。
温馨提示:不可用于临床ZL。